联合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链基因的三链形成寡核苷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大鼠胶质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摘要】:胶质瘤这一人脑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确诊时多已浸润到远处,手术仅局限于肉眼范围内的切除,常规的综合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临床上可探测出的任何实体瘤实际上都已有肿瘤血管系统的形成,因此,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可望阻止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实验证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他的生长因子大多通过VEGF直接或间接的发挥作用,故阻断VEGF的作用能抑制绝大多数的肿瘤血管生成,VEGF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良好靶标。胶质瘤是一富含血管的恶性肿瘤,它的恶性程度以明显的血管生成多少为特征,所以是最适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一种实体瘤。但是抗血管生成治疗并非直接针对肿瘤细胞,而是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间质治疗,虽然对血管生成的有效抑制可以使肿瘤长期休眠,并防止其发展成有临床症状及威胁生命的肿瘤,然而瘤细胞未被直接杀死,所以为了根治肿瘤,还是有必要与其他治疗相结合。鉴于此,我们在完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胶质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VEGF反义寡核苷酸抑制VEGF诱导的肿瘤血管生成的同时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联合基因治疗方法。PDGF是一种强有力的有丝分裂原和化学趋化剂,其B链基因与猴肉瘤病毒的癌基因v-sis有92%的同源性,因此PDGF-B基因又称c-sis原癌基因,可诱导胶质细胞的转化和胶质瘤细胞的分化、恶化,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PDGF-B链基因的三链形成寡核苷酸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离体和在体的PDGF-B链基因表达和肿瘤生长抑制作用以及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观察联合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链基因的三链形成寡核苷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大鼠胶质瘤生长的效果,探索联合反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反基
|
|
|
|
1 |
李维方,周定标,余新光,金由辛;三链形成寡核苷酸对大鼠脑胶质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
2 |
李维方;周定标;余新光;金由辛;;联合VEGF反义寡核苷酸和PDGF三链形成寡核苷酸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生长[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3 |
李维方,周定标,余新光,金由辛;PDGF-B链基因TFO抑制C6胶质瘤细胞PDGF-B链基因表达及细胞生长[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4 |
刘会卿;左平祥;赵旭兰;赵会颖;陆志修;王静;张秋伏;李荣芬;;伊贝沙坦抑制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间质纤维化[J];河北医药;2008年12期 |
5 |
熊振芳;朱清静;杨玲;张赤志;;莪术提取物对PDGF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内Ca~(2+)和PI3-K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年06期 |
6 |
顾水明;陈万春;金立仁;;曲尼司特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上海医学;1998年07期 |
7 |
戴恩来;武俊斌;杨应兄;薛国忠;;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PDGF影响的研究[J];甘肃中医;2011年04期 |
8 |
周永兰;陈清枝;张延斌;王人彭;张义勤;骆秉辁;;雌激素对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6年06期 |
9 |
孙银平;王省;张大伟;郭勇;王煜霞;;川芎嗪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2期 |
10 |
孙银平;王煜霞;张大伟;王省;郭勇;;川芎嗪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干预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
11 |
张岩,董娜,张文红,陈美琳;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与IgA肾病[J];黑龙江医学;2003年09期 |
12 |
晋军;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1年04期 |
13 |
卢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年05期 |
14 |
刘程伟;胡新华;杨军;杨德华;张强;张志深;段志泉;辛世杰;;Egr-1,PDGF-B,TGF-β_1在自体移植静脉中的实验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年12期 |
15 |
焦荣华;胡名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大鼠移植心脏组织中的表达[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
16 |
孙蕾;吴雅臻;姜艳芳;于雷;冯相伟;;不同诱导条件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49期 |
17 |
管洪庚;;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12期 |
18 |
谭景莹,张祖慈;血小板源生长因子[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6年04期 |
19 |
马小干,时德;丹参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08期 |
20 |
晋军,祝善俊,祝之明,胡文辉,杨永健,丁钢;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