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装置的研制

章洁  
【摘要】: 背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会出现大量伤员,伤情复杂、病情危重,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其中保证输液通道安全是后送伤病员的工作重点。现有输液装置工作原理为重力输液,在后送途中需要有医护人员高举液体与伤病员同步移动,否则可能造成管路阻塞、导致管路脱出、莫非氏滴管倒置致空气进入引起气栓等,对伤病员均造成再次伤害;普通输液器输液管路长,搬运过程中易被打折、压迫,使输液中断或输液速度改变,尤其对于大出血伤病员在没有血源的情况下,不能达到快速扩容、迅速升压的目的;普通输液器伤员不便携带影响就餐、入厕等活动,在行进过程中,输入液体袋不易固定,一旦脱落极有可能砸伤伤病员;在实际转运伤病员过程中因医护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应对大批量的现场救护。 本课题设计制作了一种具有便携、防水、抗干扰、性能稳定、无需电力支持、显著提高输液速度的正压输液装置,为野外救护输液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也适用于普通病房患者外出检查时使用。 目的 借鉴国内外现有的输液用品,研制一种便携、防水、抗干扰、性能稳定、无需电力支持、显著提高输液速度、且输液速度可控的便携式正压输液装置,能够满足野外现场救护、院前急救及普通病房患者外出检查的使用需求。 方法 1.通过文献研究、实验对比的方法选择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装置的主要部件,形成整体设计。 2.通过四轮专家咨询、图纸设计、模型制作的方式研发取代莫菲氏滴管功能的叶轮式流速显示表。 3.体外实验: (1)对100ml、250ml、500ml三种规格液体分别进行体外加压输液实验,记录单位时间内液体流出量及加压袋剩余压力值,通过实验明确加压袋压力与液体流速的关系,对比不同规格输液袋的差异。 (2)对0.9%氯化钠、5%葡萄糖、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50%葡萄糖、10%果糖、5%碳酸氢钠、万汶(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20%甘露醇这些临床常用液体分别进行体外加压输液实验,记录单位时间内液体流出量,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浓度液体在同样加压条件下的流量差异。 4.临床实验: 筛选50名住院患者,测量手背、前臂、足背三种静脉穿刺位置静脉压值,并使用不含叶轮显示表的便携式正压输液装置进行输液,记录不同液体在流量调节器不同刻度下的液体输出量。 结果 1.完成了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装置的整体设计,并选择了最佳的组成部件。 2.设计研发了用于取代莫菲氏滴管功能的叶轮式流速显示表,并制作了液体流速、滴数与叶轮转速对照表。 3.体外实验: (1)三种规格的液体袋在同样加压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液体输出量无统计学差异。 (2)同种浓度的液体同样加压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液体输出量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浓度的液体在同样的加压条件下输液速度有统计学差异,液体浓度越高,输液速度越慢。液体浓度越低,输液速度越快。 4.临床实验: 前臂与手背的静脉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前臂与足背静脉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手背与足背静脉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三种静脉穿刺部位输液速度无统计学差异。根据实验数据重新标定了流量调节调节器的刻度值。 结论 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装置能够实现对液体的加压输注,提高输液速度,且速度可控。使用叶轮式流速显示装置取代莫菲氏滴管,不仅杜绝了造成气栓的可能性,且输液袋可随意固定于患者肢体,无需输液架,满足了为野外救护的输液需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静;;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排气方法的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1年02期
2 魏金平,於本伟,李敏娜;可控加药型输液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1999年02期
3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三项标准出台[J];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1999年03期
4 刘枫,李林枫,庞青华;便携式电子输液器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1年05期
5 ;一次性使用“空气净化输液器”问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3年01期
6 谢京启,支耀军;辨别无菌注射器、输液器假劣的三种方法[J];医疗装备;2001年09期
7 朱兴喜;戚仕涛;;简易输液液滴计数器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7年10期
8 成济正;;光电调速输液器研制成功[J];上海医学;1981年05期
9 张翠霞;一种自制可调负压式输液器的临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4年06期
10 钟卉;伪劣注射器、输液器如何识别[J];中国防伪报道;2005年01期
11 陈金月,李向真,李国权;一次性输液器的终端滤器截粒效果观察[J];医药导报;1994年06期
12 王秀艳,韩建星,王传启;巧用输液器制作胸腔穿刺装置[J];社区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13 刘恩林;;HY-01型恒温输液器研制成功[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83年05期
14 傅忠诚;电子加压输液器及其使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7年02期
15 齐金章;齐萍;;双连球加压快速安全输液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87年06期
16 喻专诚;刘铭镛;陈千淑;;LB-1型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及其物理学原理[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17 陈桂新,张玉武,王臻;一次性输液器滤除微粒能力的考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18 鲍守艳;包金玉;祝丹;;双重过滤输液器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19 林国秋;杜秀凤;;特殊功能Y型输液器的研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6期
20 王胜军;杨华;杨绍洲;刘曼芳;;无线输液监测系统的分机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建辉;靳寸朵;;双头输液器在临床中的应用[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周婉芹;;正压接头在使用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甜;;加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的管理预防医源性感染[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龙会英;;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A];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陈传香;;浅谈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及预防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7年
6 闫巧儿;;精量输液器湿化气道的护理体会[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曲斌;梁琍;郭颖;许红;;腹膜透析装置的制作与使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程宪福;;程氏鼻炎粉治疗鼻炎的疗效观察[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9 蔡华;郑丽红;隋莹;边兴艳;王志东;于爱民;;用输液器内液体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直接封管效果的研究[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闫爱琴;;输液器茂菲氏滴管橡胶帽在泌尿外科术后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闫润民;严重颅脑外伤后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运行模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杨其长;鸡舍正压过滤式通风系统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1996年
3 何幼桦;大气环流方程组性质研究及准确解计算[D];上海大学;2004年
4 张小用;胸内正压对正常人左室功能的直接影响及其力学原理[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季俊杰;燃煤链条锅炉燃烧的数值建模及配风与炉拱的优化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朱天寿;低渗气藏超正压射孔投产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张井东;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作为动静脉畸形栓塞材料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洁;野外便携式正压输液装置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 刘晓菲;便携式智能输液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兰梦宁;薄层色谱新技术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4 李亚坡;正压冲固平台地基加固及承载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郑朝;间歇式正压对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付心钊;人体便携式自动输液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肖德卫;输液器自动装配线控制系统的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雪婷;PVC输液管对心血管系统中药注射剂及联合用药的吸附作用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王恩刚;人体便携式自动输液器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宗洁;微灌毛管级流量调节器结构和水力性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见的假冒伪劣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输液器的一般特征[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涂远;江西输液器行业结盟求生[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3 伍小峰;劣质输液器横行的根子在哪里[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假冒注射器输液器立即封存[N];山西日报;2000年
5 记者 莫扬;输液器注射器85.5%合格[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6 敬松;谨防输液器引起药物损失[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李大魁徐小薇;关注输液器材质对临床用药的影响[N];健康报;2008年
8 通讯员  吴志军;自停式安全医用输液器获专利证书[N];科技日报;2006年
9 记者 许巍 通讯员 刘玉培;输液器的“二次革命”[N];中国质量报;2000年
10 左闪;出售未完成品检验的输液器的处罚[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