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居民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现况调查
【摘要】:目的:开展黔江区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现状及其危险行为现况调查,初步掌握该地区居民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危险行为因素,为创建“健康重庆”、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制定超重、肥胖和高血压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此项工作锻炼技术队伍,提高专业人员的现场工作能力,同时为本地区慢性病数据库的建立探索方法。
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黔江区18岁及以上在本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居民600人。按照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项目要求,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调查人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主要行为特征,其中行为特征包括吸烟、饮酒、饮食、运动等因素;以被调查村(居委会)为单位,集中进行医学检查,检测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
所有数据采用中国疾控中心统一编制下发的Epinfo3.5.1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经核对比较后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如果不符合卡方检验的条件则采用确切概率法;对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影响因素采用向后逐步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剔除不合格问卷,最后确定有效调查问卷599份。研究发现:
(1)调查人群中超重和肥胖者占29.38%,其中超重为24.04%,肥胖为5.34%;男性的超重、肥胖比例高于女性;调查人群中,24.0%的人从未测量过体重;仅有8.7%的人员知道体重指数(BMI);89.1%的调查人员在过去1年内没有采取减轻、保持或增加体重等措施。
(2)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7.20%,其中男性为17.94%,女性为16.44%;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为44.66%;高血压患者自述采取措施控制血压的占35.92%;正确采取控制措施按照医嘱服药者占26.21%;35岁以上从未测量血压者占27.5%。
(3)吸烟率为28.21%,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1.8%,女性吸烟率为4.4%;不同性别吸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66.57,P0.01);吸烟行为与性别、职业、文化水平、婚姻状态有明显关联;重型吸烟者均为男性,重型吸烟率为11.7%;被动吸烟率为42.68%。
(4)调查人群饮酒率为21.54%,其中男性饮酒率为37.54%,女性饮酒率为5.37%,不同性别饮酒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1.73,P0.01);调查人群过量饮酒率为9.8%,其中,危险饮酒率为4.0%,有害饮酒率为5.8%;饮酒者平均每天饮酒量为1.17个标准饮酒单位。
(5)调查人群每天食用谷物和蔬菜者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8.00%和95.16%;其次,分别为畜肉类68.28%、水果31.89%、蛋类14.19%、奶制品8.01%、豆制品5.34%、水产品类1.17%、禽类0.17%;65.1%调查对象知道多吃盐会影响健康;42.7%调查对象知道多吃盐会加重高血压;81.6%调查对象愿意少吃盐;41.6%调查对象正在减少摄盐量。
(6)有中、高强度职业性身体活动者的比例为24.87%;有交通性身体活动者占49.25%;有休闲性身体活动者的比例为15.5%。
(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职业为干部职员、食用咸菜频率高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121、1.335;与离异或丧偶相比,未婚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276。高年龄组、吸烟、食用油炸食品频率高、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985、1.742、3.428、2.083,食用蔬菜频率高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706。
结论:调查人群超重、肥胖者率低于我国多个省市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处于我国较高水平;人群不健康行为方式普遍存在,其中60岁及以上年龄组更为严重;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职业为干部职员和食用咸菜频率高;未婚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高年龄组、食用油炸食品频率高、超重和肥胖,食用蔬菜频率高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
|
|
|
1 |
何新兵;李锡光;;与时俱进论高血压病的辨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8年 |
2 |
刘昌智;;论高血压病的脉象[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
3 |
佟士芹;;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指导[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
4 |
谌奎芳;梅建红;陈家峰;孙海琦;;高血压继发心脏.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5 |
刘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A];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6 |
何新兵;;与时俱进论高血压病的辨证[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
7 |
姜晓云;;高血压病人的情志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
8 |
傅静;杨峰;张慧;王茉莉;李艳;雷倩;;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
9 |
王君;;高血压的社区防治[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
10 |
卜敏锐;朱宁;李军;;高血压病人的白大衣现象[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