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根节中型细胞的超极化激活阳离子电流参与大鼠膀胱过度活动形成的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型细胞超极化激活阳离子电流参与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形成的机制。方法:建立成年SD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模型,利用尿流动力仪检测,筛选出膀胱过度活动的大鼠;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OAB大鼠L6DRG中型细胞兴奋性及超极化激活阳离子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 cation current,I_h)的变化;在L6 DRG鞘内注射I_h电流的特异性抑制剂ZD7288,观察OAB大鼠膀胱的排尿功能变化和L6 DRG中型细胞I_h电流的变化。结果:(1)OAB大鼠的膀胱重量明显增大(p0.01),鞘内注射ZD7288(2μM)7 d后OAB组膀胱的重量被明显减小(p0.01);(2)与对照组(sham)比较,OAB大鼠的排尿功能发生变化:排尿时间间隔明显变短;排尿量显著减少;排尿时间明显增长;而OAB大鼠排尿功能的变化均能被ZD7288反转。(3)OAB大鼠L6 DRG中型细胞的兴奋性明显提高: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的幅度明显增大,500pA刺激强度下动作电位的数量显著显增多;动作电位的半宽,阈值,后超极化电位的幅度,基强度,τ值均出现明显减小。而ZD7288明显降低DRG中型细胞的兴奋性。(4)OAB大鼠DRG中型细胞的I_h电流密度显著增大,能被ZD7288阻断。结论:OAB模型L6 DRG中型细胞I_h电流密度明显增大,导致细胞的兴奋性增强。减小I_h电流能明显改善OAB大鼠的排尿功能和降低膀胱重量,说明DRG中型神经元I_h增大是OAB形成的重要电流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