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差分格式研究及对混合层气动声学的数值模拟
【摘要】:计算气动声学是当今计算流体力学领域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声学计算既要求能够准确描述不同量级和尺度的流动和声结构,又要求能正确刻画频谱/波传特性,因而具有较大难度;高阶差分格式由于具有高精度和较好分辨率,成为开展声学模拟的有效方法。为了得到具有优良色散、耗散特性的高阶差分格式,可以使用带宽优化技术,对格式系数中的自由参数进行优化。同时,由于可压缩流动中可能会出现激波间断,还需要高阶格式具有能够较为光滑地激波捕捉的能力,非线性加权机制的引入恰好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本文围绕课题组发展的高阶格式的新带宽优化方法与非线性优化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新型优化四阶和五阶对称型加权ENN格式(OSWENN),开展了深入、全面的分析,进一步发展了非线性优化中的问题无关技术,提高了算法对实际问题的适应性。通过所开展的工作,使得最终确定的格式可以适应各个速度范围的流动问题的模拟,且能较为精确地描述声波的传播。
利用新发展的数值方法,本文对混合层气动声学问题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对流马赫数、复杂旋涡合并和旋涡诱导小激波两种不同机制下的声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全文共分为八章,各章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文工作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其中高阶差分格式方面介绍了典型的有限差分和紧致差分格式、高阶格式的线性和非线性优化技术以及高阶格式应用中的几何守恒律问题;另外在混合层声学问题方面介绍了计算气动声学问题的两类手段,并对混合层的流体力学和声学问题的关联进行了阐述;最后简要叙述了本文工作。
第二章主要对高阶差分格式的若干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围绕课题组开展的高阶格式线性和非线性优化工作,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算法包含的各种参数,发展了消除重线性化过程的问题相关性算法。高阶格式线性优化部分包括:高阶格式色散关系过冲及逆耗散问题分析、新优化目标函数及发展的带宽优化的四阶和五阶对称型WENN格式;非线性优化部分包括:新光滑度量因子和变指数重线性化方法,以及消除问题相关性的算法。采用新发展的数值方法,对一维和二维典型问题进行了计算(算例包括粘性、无粘流动问题,速度从亚声速、超声速到高超声速),并开展与文献计算、实验或理论解的对比。
第三章中讨论了与气动声学计算相关的特殊技术。首先通过验证算例比较研究了两类边界条件在声扰动穿过边界时的性状,结果表明课题组提出的特征边界条件具有应用于声学问题中的能力;其次讨论了混合层计算中的声学边界缓冲区技术,给出了发展的阻尼函数形式;最后给出了一种利用波阵面上极值点的直线传播特征来确定混合层声源定性位置的方法。
第四章对Mc=0.18和Mc=0.75的二维时间发展混合层开展了数值模拟与分析。对于亚声速对流马赫数混合层,首先通过添加不同的扰动方式得到了不同的旋涡合并过程,然后对由此产生的不同声场开展了研究;跨声速对流马赫数混合层,采用类似的扰动方式得到旋涡诱导小激波结构,对小激波引起的复杂声辐射结构开展了研究。
第五章对Mc=0.18和Mc=0.75的二维空间发展混合层开展了数值模拟与分析。混合层通过添加不同频率空间扰动模式,分别得到了空间发展混合层复杂旋涡合并及旋涡诱导小激波的流动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关于厚度、扰动能等的流体力学分析,以及声场模态、方向性及声波衰减规律等的声场分析。
第六章中对Mc=0.18和Mc=0.866的三维空间发展混合层了数值模拟与分析。对于Mc=0.18马赫数混合层,通过添加基频二维扰动及亚谐频斜波扰动,得到了“H”型转捩;对Mc=0.866马赫数混合层,通过在入口添加了斜波扰动,证实了三维小激波在局部空间范围的存在性。在数值模拟基础上,详细开展了两种对流马赫数下混合层流体力学与声学的定性、定量分析。
第七章中主要讨论了前两章空间发展混合层的流体力学区域及声场的频域特征。通过对混合层内部/附近及远场采样点的压力信号开展Fourier分析,验证了课题组提出的频率演化规律。
第八章为结束语,对本文的工作和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下一步研究的工作。
|
|
|
|
1 |
顾丽珍;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一些高阶差分格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2 |
李培超,孔祥言,卢德唐,宋振云;无量纲混相驱对流-弥散方程的数值求解[J];计算力学学报;2004年03期 |
3 |
汪子莲;丁珂;汪子武;;抛物型方程的一个实用有效的高阶差分格式解的分析[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
4 |
刘国昭;张树道;;气相爆轰高阶中心差分-WENO组合格式自适应网格方法[J];计算物理;2008年04期 |
5 |
张会星,何兵寿,宁书年;双相介质中纵波方程的高阶有限差分解法[J];物探与化探;2004年04期 |
6 |
傅德薰,马延文;平面混合流拟序结构的直接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A辑;1996年07期 |
7 |
肖思和;许多;文雪康;孔选林;;基于Biot方程的纵波波场高阶有限差分法模拟及波场分析[J];矿物岩石;2010年01期 |
8 |
张会星,宁书年;弹性波动方程叠前逆时偏移[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9 |
褚庆昕;万长宁;梁昌洪;;增量参数法计算的差分格式[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10 |
高殿武,席时桐;高阶差分格式的离散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1 |
居鸿宾,钟芳源;自由场气动声学相似理论与实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6年01期 |
12 |
居鸿宾,钟芳源;旋转源近场声学特性进一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8期 |
13 |
王赫阳,张会强,王希麟,郭印诚,林文漪;混合层流动的格子涡方法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5期 |
14 |
沈清,杨晓辉,张涵信;二维超声速混合层流动稳定性的数值分析与并行计算[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2年S1期 |
15 |
单联瑜;刘连升;;三维高阶快速步进波前重构旅行时计算精度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4期 |
16 |
居鸿宾,钟芳源;旋转体源声辐射的近场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1995年02期 |
17 |
居鸿宾,沈孟育;一类新的差分格式优化目标函数[J];计算物理;1998年06期 |
18 |
居鸿宾,沈孟育;计算气动声学的问题、方法与进展[J];力学与实践;1995年05期 |
19 |
马亮;应用于计算气动声学的低色散有限体积格式[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20 |
应展烽;陈志华;徐晓磊;董刚;范宝春;;可压缩混合层流动的三维大涡模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