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北太平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

宋亚娟  
【摘要】: 本文利用最新的国际综合海洋-大气资料集(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 ICOADS),对北太平洋以及东亚海域海雾的发生频率进行了分析,并对海雾发生时的多种气象要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格距的(北太平洋上格距为2°×2°,东亚海域为1°×1°)的小方格上,计算“海雾发生相对频率”,进而对研究海域内的海雾频率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详尽的刻画。 利用1909至2008年(共100年)的资料对北太平洋上海雾发生频率的分析表明,海雾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海域,从北海道至千岛群岛,延伸到阿留申岛以南海面的带状海域是海雾的频发地带,最高海雾频率在40%以上,其次为中国近海和日本海海域。低纬度海上海雾频率几乎为零。4月至8月是北太平洋上发生海雾较为频繁的季节,海雾频率大值区随季节变化而移动。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受到海雾的影响,但海雾主要发生在黄海,以及东海和渤海的部分海域。4至7月是海雾频发的季节,雾季中海雾频率逐渐增大,6月时黄海西北部即山东半岛以南海域最大频率达到20%。进入8月后,整个海面上海雾频率突然降低到5%以下。从时空变化上来看,从南至北雾区有逐渐延迟的特点。 在北太平洋和中国近海海域的若干条重要航线上,对海雾频率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为海上航运提供安全保障信息。另外还使用1982至2008年的ICOADS资料,对海雾发生时的风向、风速、气温和露点温度差、气海温差等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当海上能见度小于1000m时,千岛群岛以东海域和我国近海风向主要以南风为主,其次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大洋上风速在3至6级之间,黄海上风速略小,多数在3至5级之间。不论在哪个海域,海雾发生时气温接近于露点温度,甚至有部分低于露点温度,表明空气中湿度较大,水汽含量多。海气温差是影响海雾发生的重要物理因素。通过对27年上万次海雾报告分析,给出了海雾过程中不同海域上气海温差的范围分布。研究表明,北太平洋千岛群岛以东海域上气海温差多在- 1℃至3℃之间,冷暖流是海雾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近海海面上适合海雾发生发展的气海温差介于- 1℃至2℃之间,在岛屿、陆地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海雾过程更为复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伯明,黄宣伟,杨国炜,石含英;葛洲坝工程坝区河势规划研究(续1984年第1期)[J];长江科学院院报;1985年01期
2 唐永銮;珠江干流的湍流扩散和弥散过程及其模拟[J];水利学报;1985年12期
3 罗肇森;航道开挖后的淤积计算方法[J];泥沙研究;1991年01期
4 李义天,周潮洪;三峡工程下引航道水沙运动数值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1991年05期
5 于红;秦皇岛港10万t级航道的潮汐变化[J];港工技术;2005年02期
6 史建青;周立;董春来;;RTK和全站仪相配合在航道数字建模中的应用[J];现代测绘;2005年06期
7 陈建;李义天;张为;郜会彩;;三峡水库新蓄水方案对重庆河段航道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8 赵岸贵;;山区航道数字化测图探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9期
9 许斌锋;武晓龙;姚焕炯;徐爱霞;;GPS 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9期
10 陈永奎 ,焦春文;自航船模与航道水力学试验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与实践[J];长江科学院院报;1986年01期
11 杨克用;汕头柘林湾港区航道浚深后的回淤分析与计算[J];海洋预报;1990年04期
12 周定国;;北冰洋航道的开拓者——诺登舍尔德[J];海洋世界;1997年03期
13 李思源,白志刚,王广聚;减少航道外波浪集聚对策研究[J];海洋技术;2002年03期
14 罗林;史建青;;航道测量方法及数字地形模型建设的探讨[J];测绘技术装备;2005年04期
15 李军海;;太湖流域公路及航道勘察中软土剪切指标综述[J];江苏地质;2006年02期
16 冯延山;;航道测量施工管理初探[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08期
17 罗肇森;潮汐通道口拦门沙航道的淤积计算[J];海洋工程;1992年02期
18 卢无疆,金建新;崖门出海东航道挖槽定床浑水淤积模型试验[J];海洋工程;1995年01期
19 贾世中;鸭绿江入海口潮汐、洪水与航道的关系[J];中国水运;1996年02期
20 白玉川;张彬;张胤祺;徐海珏;;波浪挟沙能力及航道骤淤机理的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建祥;;船舶进出盲肠航道的航行安全研究[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建军;;浅谈航道中配布转向灯浮标的初步设想[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兴晏;;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能力的仿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秦宏;;船舶大型化对船闸管理带来的新挑战[A];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8年论文汇编[C];2008年
5 林国雄;;罗源湾滩槽演变及深水航道回淤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舒晓明;;多波束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A];测绘荆楚——湖北省测绘学会2005年“索佳杯”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刘怀汉;;三峡工程下游沙卵石河段泥沙与航道问题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刘大熔;蒋良奎;汪传旭;;港口航道尺寸确定的动态仿真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9 朱三宝;花全;;挡板式护岸在盐城航道中的应用探讨[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10 刘超;梁赏猷;王穗保;孙宏钰;郭景元;;广州地区人群D19S253位点的频率分布及法医学应用[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祥;黄颡鱼体内寄生蠕虫的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2 李楠;PDE4D及IL-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关联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章振林;北京地区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和Ⅰ型胶原基因SP1转录结合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4 王喜梅;I、XI型胶原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多态性与瘢痕疙瘩易感性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葛艳玲;IL-2和IL-12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易感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向斌;1型糖尿病侯选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徐佳亮;ALOX5AP基因和IL-1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8 席翼;ACE基因多态性及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关联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道毅俊;肾移植患者麦考酚酸的药动学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顾振伟;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亚娟;北太平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赵春阳;大连港航道锚地功能改善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3 刘爱珍;航道和双突堤条件下波浪传播变形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天碧;赣江数字航道构建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史大运;胶州湾适航资源分析及航道通航环境安全综合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伍文俊;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上下游航道演变及治理措施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于卫良;上海航道局建造现代大型疏浚船舶的方案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8 陈国林;泸渝段航道建设项目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米伟亚;福建省城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10 石峰;中国英语学习者多词动词使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新国 本报通讯员 王毅奕;航道升级也要治理超限[N];苏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卢松 王波;港口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通过预审[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万江波 通讯员 陈蓉;生态航道——扬州市靓丽的风景线[N];中国水运报;2009年
4 记者 王波;攻坚克难推进航道码头建设全力以赴加快工程进度[N];连云港日报;2009年
5 张丽;广西航道信息共享有了数据支撑[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通讯员 赵树海;盐城“五落实”构筑安畅航道[N];中国水运报;2010年
7 记者 王学军;出台《航道法》势在必行[N];中国船舶报;2004年
8 汪先义;对构建和谐航道的思考[N];中国水运报;2005年
9 记者田建军;国家将投入20亿元整治长江干线航道[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记者 黄维明;乌坎航道灯桩改造工程通过验收[N];汕尾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