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刘沛林  
【摘要】:传统聚落又叫历史文化聚落,是指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保留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特征且历史风貌相对完整的古城古镇古村。传统聚落景观是指传统聚落内部形态、外部形态及其相互作用的聚落综合体带给人的具体感受和意象。 从历史文化地理的角度,以文化景观为主线,以历史文化聚落为载体,以文化景观研究的理论创新为目的,引入类型学和基因等主要概念,通过挖掘不同区域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及其图谱,进而开展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的划分,不仅为文化景观研究、文化区划研究、聚落地理学研究以及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也是历史文化聚落保护与发展研究的需要。 以往地理学所开展的传统聚落的研究,虽然强调“文化景观”这个核心议题,但多偏重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及演变历史的研究。实际上,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点、空间差异及其深层次结构原型的研究,除了传统的解释和二维空间表达之外,还可以借助于其它学科概念进行深度研究。 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挖掘、整理和利用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进而探讨历史文化聚落景观区系,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探索性特点,是以往尚未有过的“集文化景观、传统聚落、基因图谱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引入生物学的基因概念,借鉴聚落类型学的相关方法,对传统聚落景观进行“基因识别”和“基因图谱”建构,有助于从平面形态类型(二维)和立面形态结构(三维)等方面观察和理解中国传统聚落的规律性特点,为聚落文化景观内在要素的深度挖掘和科学表达探讨了更为有效的途径。这样的研究使聚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基于一种崭新的视角,从而增强其研究的科学性和景观的可识别性。 2.将历史地理学方法运用于传统聚落类型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当前聚落(城市和村镇)类型分析方法的补充。当前城市和村镇景观形态、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的真正研究,只有从它的历史形态分析或类型分析入手,才能更加有助于正确结论的形成,因此,历史地理学方法成为聚落地理学尤其是城市地理学关于城市形态研究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3.以景观基因为视角,以相对一致性原则作为景观区系划分的主导性原则,综合考虑其它原则和方法,尝试性地将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初步划分为3个大尺度的景观大区、14个景观区、76个景观亚区。首次完成对全国范围内的传统聚落景观进行区系划分,为聚落地理学关于“聚落地理分区”研究和文化地理学关于“聚落文化区划”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4.根据历史地理学的“文化叠加”与“横断面”复原等概念,结合历史文化聚落景观基因的“信息记忆”特点,提出了基于文化遗产地保护与旅游规划的“景观信息链”理论(即“景观基因链”理论),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旅游规划和景区线路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5.在传统聚落形态与结构的分析中总结出来的“胞-链-形”结构分析模式,使任何一个复杂的聚落综合体都能在该模式的指导下迅速分解和组合,从而创新了聚落景观结构和类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6.针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提取和三维景观数据管理所存在的海量信息,本研究重点引入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传统聚落的数据管理和动态保护与监控,丰富了历史文化聚落保护的技术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琦;;屏南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美与时代(上);2011年02期
2 ;寻找昨日的城市世界聚落——访方体空间主持建筑师王昀博士[J];文化月刊;2004年08期
3 刘沛林;刘春腊;邓运员;申秀英;胡最;李伯华;;客家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地学视角的解析[J];人文地理;2009年06期
4 潘莹;施瑛;;江西传统聚落中的文化类建筑[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5 冯卫;谢一鸣;;徽派传统聚落建筑基因研究[J];中国名城;2011年09期
6 潘莹;施瑛;;江西传统聚落中的祭祀类建筑[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7 刘宜晋;;岷江流域羌族传统聚落景观分析——以桃坪羌寨为例[J];中国艺术;2011年02期
8 潘莹;施瑛;;论江西传统聚落布局的模式特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张春辉;;上海近郊传统聚落景观形态浅析——以奉城老城厢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1年02期
10 施瑛;潘莹;;江西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农业考古;2010年03期
11 许飞进;刘强;;乐安流坑村传统聚落形成与演变的特色探讨[J];农业考古;2008年03期
12 娄君侠;;南粤新农村建设中传统聚落保护的现实意义[J];经营管理者;2009年13期
13 蔡红燕;;施甸布朗族传统聚落与“一步楼”民居文化[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14 刘宜晋;;羌族传统聚落保护与旅游开发[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15 雍振华;;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下)[J];中国名城;2009年10期
16 罗德胤;孙娜;霍晓卫;;一个哈尼族村寨的建成史——以云南省元阳县全福庄中寨的形成和发展为例[J];住区;2011年03期
17 赵逵;杨雪松;;川盐古道与盐业古镇的历史研究[J];盐业史研究;2007年02期
18 关华山;林世伟;王泰斌;;兰屿雅美族传统聚落保存与再利用调查规划[J];中国名城;2009年02期
19 刘沛林;刘春腊;李伯华;邓运员;申秀英;胡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基因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6期
20 罗德胤;黄靖;;醋都清源的醋坊:传统社会的工业建筑[J];中国名城;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王辉;;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传统聚落的调查与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李婷;;由传统聚落特征出发的白族聚落更新策略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严钧;梁智尧;赵能;;基于现代建筑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上甘棠古村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赵逵;张钰;杨雪松;;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何川;;湘南传统聚落生态单元的构建经验探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祺;胡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更新与再生[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骏;;巴渝地区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特征浅析——以重庆江津中山古场镇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徐兵;丘连峰;;传统聚落规划的分解与复合初探——以程阳八寨保护与发展建设规划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徐兵;丘连峰;;传统聚落规划的分解与复合初探——以程阳八寨保护与发展建设规划为例[A];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广州)研讨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赵冶;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浦欣成;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5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韡;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李宁;建筑聚落介入基地环境的适宜性[D];浙江大学;2008年
8 郁枫;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D];清华大学;2006年
9 李丽媛;基于目标系统的景观策划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中国传统聚落极域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李滨;河东店镇传统聚落空间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孟福利;乡土材料在传统聚落营造中的生态智慧及启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汪玲;传统聚落理念在现代住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张素娟;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及文化阐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家赓;沁河中游传统聚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郭楠;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慧慧;北朱村传统聚落营建模式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9 刘明娟;拉萨传统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王宁;纳西族传统聚落地域性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生泓;王昀:创意时代最有意思[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记者 翟兴波 实习生 赵艳 通讯员 谭兵 袁金山;民族山寨唱新歌[N];湖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姚小敏 孙立极;穿过历史的硝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于希贤;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遗产保护与利用[N];湖南日报;2007年
5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杨振之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黄葵;乡村聚落景观与乡村旅游规划[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新华社记者 胡创伟、张勇;新华社驻台记者感受金门[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单德启;建筑学:面对“全球化”与“地区主义”的碰撞[N];中华建筑报;2002年
8 旭明;中国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广西柳州召开[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郁枫;小桥·流水·人家[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10 戚善成;无锡东港镇 黄土塘古村落保护规划通过论证[N];中国旅游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