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

肖伟  
【摘要】:藏西南边远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远离电网,常规能源匮乏,位于该地区的边防哨所和民居等建筑的采暖能源无法得到保障,冬季室内热环境恶劣,极端条件下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大规模发展常规能源采暖也不符合环保要求。但藏西南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研究如何在该地区实现低成本、易维护的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以低成本、易维护的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作为该地区的主要采暖形式,建立了以最冷月平均室温和最低室温为评价指标,稳态热分析和动态模拟相结合的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方法,分析了在该地区实现无辅助热源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的可行性。主要学术贡献为: 第一,以通过墙体的总散热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保温材料总量一定为约束条件,优化得到了各朝向墙体热阻的最佳比例关系式:其中R_i为墙体热阻,ε_i为墙体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表征太阳辐射和外界长波辐射对墙体散热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地区各朝向围护结构传热存在较大的差异,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率为0.7时,热阻相同的北墙平均散热速率比南墙约大60%。 第二,提出以窗户的瞬时净得热量q_g(τ) 0为判别式优化窗户保温的合理启闭时间,对含窗户活动保温的高原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南窗活动保温的合理启闭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基本一致,普通中空玻璃窗附加夜间保温是适宜于该地区的南向集热窗形式;(2)在相同条件下,高原地区由于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小,降低了室内侧蓄热层的蓄放热速率,导致太阳房室内空气温度波动比平原地区大。 第三,提出以提高最低室温T_(in,min)为目标优化定形相变地板的物性参数,优化原则为根据相变地板总潜热蓄热量选择合适的相变温度以调整相变地板的蓄放热速率,使相变地板在室温最低时段刚好完全凝固。 第四,采用添加膨胀石墨的方法强化了定形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并探索出了将膨胀石墨复合到定形相变材料中的批量制备方法和流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刘广建;;现代农业科技园种植大棚太阳能采暖设计分析[J];农技服务;2017年03期
2 杨凡;;太阳能采暖在山西省的适用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7年18期
3 张晓黎;;农村太阳能采暖技术及案例分析[J];建设科技;2017年18期
4 薛秀春;;太阳能采暖助1亿农户降11.3亿吨碳排放[J];建筑节能;2015年10期
5 么玉金;;太阳能采暖方式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5期
6 刘金秀;不用煤 不用电 夏降温 冬采暖太阳能采暖降温空调问世[J];农村.农业.农民;2005年01期
7 屈玉振;;太阳能采暖降温空调[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04年11期
8 ;农村太阳能采暖房实用节能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0年09期
9 金山;;农村太阳能采暖房实用节能技术[J];农村科技;2000年05期
10 张世诚;;太阳能采暖住宅[J];建筑工人;1994年07期
11 于枫枝;宋传敏;;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电器控制室[J];可再生能源;1987年02期
12 王敏清;;高寒地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鸡舍[J];可再生能源;1987年01期
13 洪家栋;;太阳能采暖[J];建筑工人;1988年04期
14 肖力学;机油库太阳能采暖[J];太阳能;1988年04期
15 王熙春;;太阳能采暖油库通过鉴定[J];可再生能源;1988年03期
16 陈玉;;小学生住上太阳能采暖房[J];可再生能源;1988年03期
17 郭亚娜;;西藏阿里太阳能采暖房的设计及分析[J];能源工程;1988年04期
18 翁致祥;舒建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乡住宅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与致凉研究[J];时代建筑;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瑞军;;略论太阳能采暖的可行性[A];201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冯巍;李慧敏;;太阳能采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巍;李慧敏;;太阳能采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A];山东制冷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4 周志强;;浅谈太阳能采暖技术在拉林线的应用[A];2014铁路暖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叶南山;耿德宽;;江北安置房太阳能采暖与集热板设置和总体效益分析[A];浙江制冷(2013年第02期总第103期)[C];2013年
6 孙素丽;吴正琪;徐静;;京津冀地区农村实现太阳能采暖的可行性[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朱敦智;刘君;芦潮;;太阳能采暖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裴清清;张国强;;寒冷地区保温哨楼主被动太阳能采暖与室内热环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余太保;;西藏林芝地区太阳能采暖设计探讨[A];建筑科技·节能与质量创新——第四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庾汉成;李晶;;消防水池蓄热的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性能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伟;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朱子钦;面向储热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熔化传热特性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刘雨时;纳米改性/定型水合盐相变材料热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钱旺;太阳能相变蓄能技术在牧草干燥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8年
5 李昂;碳基相变复合体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6 陈晓;三维微纳米分级孔异质相变复合体的构筑及其功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7 李儒光;NaNO_3-KNO_3基复合储热材料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8 张楠;脂肪酸相变材料的性能调控与单元传热强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黄欣鹏;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传热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10 苑坤杰;高性能包覆型和微胶囊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争雨;北方建筑节能与太阳能采暖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李红博;分时分区对太阳能采暖室内热环境影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3 王文康;室内分区太阳能采暖建筑的热工设计及节能构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4 郭怀云;西北农村太阳能采暖模式适宜性选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新彬;寒冷地区村镇学校建筑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6 张宁;北方地区集合住宅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策略及应用分析报告[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永彪;太阳能采暖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西大学;2013年
8 鱼亚丽;西北地区居住建筑太阳能采暖保证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展妍婷;甘肃农村住宅太阳能采暖技术的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思思;村镇住宅太阳能采暖与热水供应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桂云;太阳能采暖开创绿色能源应用新模式[N];河北经济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申丽静;太阳能采暖普及尚需时日[N];中国建材报;2014年
3 曾衡;太阳能采暖:1亿农户可降碳排11.3亿吨[N];科技日报;2015年
4 本报记者 陈娟;太阳能采暖“上位”尚待时日[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月月 通讯员 高雪松;太阳能采暖破解“供暖性雾霾”之困[N];中国建设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许意强;区域先行 太阳能采暖商业化萌动[N];中国企业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焦丽莎;雾霾频发 太阳能采暖蓄势待发[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8 山西金城公司第四项目部 李富太;浅谈太阳能采暖[N];山西科技报;2004年
9 记者 王将 贺建新;市华光公司太阳能采暖及风光电能源项目落成[N];张掖日报;2009年
10 吕佳琪;太阳能采暖 以试点推动鼓励政策[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