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柔性散热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
【摘要】:本文根据微电子领域最新涌现的散热需求,提出柔性散热材料这一全新概念,用以提升和整合相关散热材料的制备、设计、测量和应用技术,作为热管理技术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使用发泡法自蔓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长径比可控的高导热长柱状β-Si3N4粉体,结合其他粉体,与不同的有机基体相进行复合,制成了导热胶、导热泥、导热膏和导热垫片四类柔性散热材料。其中重点研究了导热胶和导热泥的设计、制备与应用技术,因为它们的应用背景为平面散热和整板均温,是热管理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导热胶采用环氧树脂或者硅灌封胶为基体材料,β-Si3N4粉体作为主要填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热导率和流动性随填料本征性能、颗粒长径比、粉体表面改性等因素的变化规律。重点论述了各因素对复合热导率的作用机理,引入了MG方程和渗流理论来分别描述填料弥散和连通状态的热导率规律,辅以界面热阻模型、伪晶界模型、排除体积等概念和二步法等数学手段,修正了MG方程和渗流标度率,并且首次给出了渗流标度率中斜率的物理意义。
导热泥的制备以高分子量、硬度适中的生胶和乙烯基硅油配合作为基体胶,球形Al2O3粉体作为主要填料,实现了材料的无限压缩特性。同时系统研究了填料性能及其填充方式对导热泥的热导率和使用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偶联剂、分散剂、触变剂和硫化剂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效果。
基于Angstrom法,开发了测量平面散热材料面内热扩散率的仪器,作为下一步各向异性高导热柔性散热材料的研究的硬件支持。研究了样品夹持方式、热电偶加载方式、输入波形和电路放大方式、测试温度、样品长度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终实现了对高热扩散率的材料的测量,如柔性石墨片和铜片等,测量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
|
|
|
|
1 |
肖波;;几种炼焦煤有效热扩散率的测算和影响因素的研究[J];煤化工;1991年04期 |
2 |
李哲;高温热扩散率测定[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0年03期 |
3 |
罗爱华,赵超先,张淑仪,张仲宁,水修基;利用瞬态热栅法测定固体材料的热扩散率[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
4 |
辛春锁;张虎;戴景民;何小瓦;汪子君;;基于多光谱技术同时测量超高温材料的温度和热扩散率[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S1期 |
5 |
薛健,张立;激光脉冲法测量热扩散率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年03期 |
6 |
郑伯昱;董慧龙;陈非凡;;基于热扩散率的微尺度特性表征方法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4年08期 |
7 |
李铁真;激光脉冲法测定热扩散率的误差分析[J];宇航材料工艺;1988年02期 |
8 |
刘玉英;Thomas Kabayabaya;张欣欣;;闪光法测量半透明材料热扩散率的理论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
9 |
邵谦;杨莉萍;蔡岸;雒彩云;陈江平;奚同庚;陈新贵;郭敬东;何冠虎;;激光脉冲法测量半透明材料的热扩散率[J];热科学与技术;2009年04期 |
10 |
曾胜财;陈远铭;甘亮勤;;阶跃光激励的光热光偏转技术测量材料的热扩散率[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11 |
薛健;通用热扩散率测试技术的国际比对[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1期 |
12 |
应诗浩
,吉忠昌;用激光脉冲法测量几种反应堆材料的热扩散率、比热和热导率[J];核动力工程;1980年04期 |
13 |
李铁真;热电偶响应时间在脉冲法测量热扩散率中引入的误差[J];宇航材料工艺;1988年06期 |
14 |
薛健;R.Taylor;;氮化铝样品厚度与热扩散率关系研究[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
15 |
于帆;张欣欣;何小瓦;;非稳态平面热源法同时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J];宇航计测技术;2006年06期 |
16 |
孙建平;刘建庆;邱萍;李晓苇;;激光闪光法测量材料热扩散率的漏热修正[J];计量技术;2008年01期 |
17 |
岳桢干;;黑体辐射源技术的发展趋势(下)[J];红外;2012年08期 |
18 |
陈学林,楚士晋,秦蛟,唐水花;含能材料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的微热量热法测定[J];含能材料;1995年01期 |
19 |
谈瑞龄;测量稀土元素的热扩散率(计算机模拟)[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20 |
高椿明,张淑仪,陈妍,水修基,杨跃涛;利用压电光声方法研究生物组织的热扩散特性[J];科学通报;2004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