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光纤功能化的研究
【摘要】:微纳光纤作为一种典型的微纳光波导,是构建微纳光子学器件的重要基本单元。由于微纳光纤尺寸较小、表面倏逝场较强、色散可调,所以在微纳传感器、微纳激光器、非线性光学等研究领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单一的材料和结构使微纳光纤的应用受到了较强的限制,微纳光纤的功能化则提供了一种拓展微纳光纤应用范围的有效途径。常见的微纳光纤功能化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材料功能化和结构功能化,具体的实现方法包括:直接掺杂、表面修饰、功能组装和微纳加工等。基于功能化微纳光纤,不仅可以构建更为丰富的主动型和被动型微纳光子学器件,还可以为表面等离子体、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等基础研究提供优良的研究平台。本文中,我们以氧化硅微纳光纤为例,利用一种改进的浸没涂覆法进行表面涂覆,实现了微纳光纤的功能化。我们首先从传输模式,模场分布和色散特性三方面对功能化微纳光纤的波导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随后,利用表面涂覆进行了微纳光纤功能化的实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三方面:(1)微纳光纤的色散调控。利用PDMS薄膜进行氧化硅微纳光纤的表面涂覆,由于微纳光纤群速度色散取决于直径,通过改变薄膜厚度我们可以进行微纳光纤群速度色散的原位精细调控。测量结果表明,零色散波长调控的范围大于30 nm。同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群速度色散精细调控在四波混频和超连续产生等非线性光学研究中都具有潜在应用。(2)微纳光纤的增益功能化。从薄膜的材料功能化出发,我们采用铒镱共掺溶胶凝胶薄膜进行氧化硅微纳光纤的表面涂覆。利用表面倏逝场泵浦铒镱共掺薄膜,我们可以实现微纳光纤在C波段的增益功能化。得益于氧化硅微纳光纤较低的传输损耗和耦合损耗,我们最终在4.5 cm长的增益功能化微纳光纤上实现了0.8 dB的净增益输出。(3)微纳光纤长周期光栅的制备。从薄膜的结构功能化出发,我们利用PMMA薄膜和紫外曝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微纳光纤长周期光栅的制备,所得光栅的应变灵敏度为-1.93 pm/??,温度灵敏度为-12.75 pm/°C。由于直径较小,微纳光纤长周期光栅具有较高的轴向外力灵敏度。进一步缩小聚焦光斑还可以为我们进行复杂微纳结构加工提供可能。
|
|
|
|
1 |
徐天华,刘铁根,井文才,贾大功,刘丽娜;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力增敏机构[J];现代仪器;2005年04期 |
2 |
刘立;章鹏;吴俊;刘浩;;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热致衰减研究[J];材料导报;2012年12期 |
3 |
王玉田,王遂,张玉艳,王莉田;用单光纤布拉格光栅实现应力和温度同时测量[J];自动化与仪表;2001年04期 |
4 |
董兴法,仲嘉霖,开桂云,董孝义;双反射峰光纤布拉格光栅调谐与传感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3年05期 |
5 |
刘丽辉,张伟刚,郭宏雷,曹晔,金龙,张昊,杨亦飞,赵启大,开桂云,董孝义;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力增敏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10期 |
6 |
涂勤昌,张伟刚,孙磊,董孝义;光纤布拉格光栅横向应变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
7 |
张晓晶,武湛君,张博明,吴春涛,杜善义;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和应变交叉灵敏度的实验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5年05期 |
8 |
朱四荣,谭敏峰,郭明金,宋显辉,李卓球;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横向效应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
9 |
莫德举;廖妍;傅伟铮;;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实验特性研究[J];测控技术;2006年03期 |
10 |
吴飞;李立新;李志全;;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横向受力特性的理论分析[J];中国激光;2006年04期 |
11 |
赵洪霞;鲍吉龙;陈莹;;利用剪滞法对包覆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力传递规律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6年05期 |
12 |
张鑫;;光纤布拉格光栅在火灾监测中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3 |
顾玉娟;恽斌峰;汪弋平;崔一平;;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高温特性研究[J];电子器件;2007年06期 |
14 |
武斌;李毅;胡双双;蒋群杰;;双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锁定器的设计与制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S1期 |
15 |
姚海凤;辛丽;赵海发;宋瑛琳;;级联光纤布拉格光栅光谱特性研究[J];物理实验;2009年01期 |
16 |
李鸿强;于晓刚;苗长云;李恩邦;习江涛;王瑞;张诚;张美玲;刘丽妍;;光纤布拉格光栅人体测温的关键问题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01期 |
17 |
李岚;董新永;赵春柳;孙一翎;金尚忠;张在宣;;强度解调型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研究及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0年09期 |
18 |
饶春芳;张华;冯艳;肖丽丽;叶志清;;镍金属保护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热处理及高温传感[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9期 |
19 |
刘建胜;张晶;李昕;;全同光纤布拉格光栅单纤复用能力的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1年05期 |
20 |
马晶;车驰;于思源;谭丽英;周彦平;王健;;光纤布拉格光栅γ辐射损伤及其对光谱特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