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uSeO基热电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热电材料,层状结构的氧硫族化合物BiCuSeO因具有较低的热导率,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BiCuSeO的合成方法比较复杂,不适宜大规模生产。本文通过机械合金化(MA)结合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制得了纯度高且晶粒细小的BiCuSeO样品,并通过合成过程探索出BiCuSeO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反应机理,分析了机械合金化制备BiCuSeO材料的物相、形貌以及热电性能,并探索了向机械合金化制备BiCuSeO材料中进行碱土金属掺杂的可行性以及热电性能的变化。本文首先探索了机械合金化制备BiCuSeO样品的合成工艺和反应机理。不同球磨转速下,500rpm制备纯相BiCuSeO的热电性能略优于400rpm样品。500rpm下,球磨7小时后形成纯相BiCuSeO,之后延长球磨时间,可以继续少量提升热电性能。因此机械合金化制备BiCuSeO的工艺参数选取500rpm,制备时间9-13h。当使用Bi、Se和CuO作为反应原料时,首先形成BiSe,之后BiSe与CuO反应形成BiCuSeO化合物。本文还分析了机械合金化制备BiCuSeO样品的物相、形貌以及热电性能。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BiCuSeO样品,进行SPS烧结,在973K下保温5分钟,得到块体BiCuSeO热电材料。机械合金化9-13小时BiCuSeO样品均为纯相,且晶粒尺寸小于固相合成法制备的BiCuSeO样品。相比较固相合成法制备的样品而言,机械合金化制备的BiCuSeO化合物由于载流子浓度显著增强提升了电导率,同时由于增加的缺陷和晶界,在整个测量温度范围内,总热导率低于0.7W/mK。综合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纯相BiCuSeO样品的ZT值达到了0.50的较优值。最后,本文还用机械合金化制备Bi1-xCaxCuSeO系列热电材料,并分析其物相、形貌以及热电性能。当使用Ca元素取代Bi元素后,样品的导电性得到提升,同时,引入的点缺陷增强了声子散射,降低了晶格热导率,最终提升了材料的热电性能。当Ca掺杂量为7.5%时,Bi0.925Ca0.075CuSeO在300K-773K的全部温度区间热电优值都有所提升。773K下机械合金化制备的Bi0.925Ca0.075CuSeO样品的ZT值为0.66,较未掺杂样品的ZT值0.50,提升了32%。
|
|
|
|
1 |
王继扬,刘红,魏景谦,胡小波,刘跃岗;热电材料的研究及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0年S1期 |
2 |
戴闻;热电材料研究又成热点[J];物理;2000年03期 |
3 |
朱文,杨君友,崔昆,张同俊;热电材料在发电和制冷方面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4期 |
4 |
马秋花,赵昆渝,李智东,刘国玺,葛伟萍;热电材料综述[J];电工材料;2004年01期 |
5 |
张丽鹏;于先进;肖晓明;;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06年03期 |
6 |
陈东勇;应鹏展;崔教林;毛立鼎;于磊;;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8年S1期 |
7 |
高峰;;前景广阔的热电材料[J];太阳能;2008年10期 |
8 |
张育生;赵昆渝;李智东;吴东;邹平;;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J];有色金属加工;2008年01期 |
9 |
周金金;张文丽;;热电材料的现状及特点[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0 |
;福建物构所新颖热电材料探索研究获重要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09年05期 |
11 |
徐国栋;陈哲;严有为;刘德辉;尹懿;文红民;;高优值系数热电材料研究[J];材料导报;2010年03期 |
12 |
李翔;周园;任秀峰;年洪恩;王宏宾;;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2年01期 |
13 |
;美新型热电材料性能跨越重要里程碑[J];电站辅机;2012年04期 |
14 |
;新型热电材料实现迄今最高“热变电”效率[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6期 |
15 |
;热电材料[J];金属功能材料;1999年04期 |
16 |
徐伟;;寻找最优热电材料[J];百科知识;2014年02期 |
17 |
;高性能热电材料研发获重大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1期 |
18 |
黄志明;热电材料的未来[J];百科知识;2005年17期 |
19 |
杨威;;物理新科技——热电材料简介[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2年07期 |
20 |
徐桂英,葛昌纯;热电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J];材料导报;2000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