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离心式叶轮机械内部气动性能的全三维粘性数值模拟

谭大治  
【摘要】: 离心式叶轮机械在各个工业领域有重要应用,如空气压缩机。离心叶轮的设计者需要详细了解其内部流场的各种流动现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能够详细了解叶轮机械内部流场,并部分替代昂贵的实验研究。数值模拟还能提供实验测量难以获取的流场信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流道内部分离区域的预测。本文应用一种高性能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了离心叶轮内部复杂的三维流场,研究了它们的气动性能。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求解偏微分方程和几何法相结合的混合型网格生成技术,开发了适用于离心叶轮机械的高质量结构化网格生成算法。并且在现有工作基础之上,将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高收敛率、高精度、高分辨率的LU-SGS-GE隐式格式和四(五)阶MUSCL TVD格式求解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低雷诺数双方程湍流模型的计算程序推广到离心叶轮机械内部流场的数值求解。 为了考核现在的算法对跨音流场的模拟能力,数值模拟了VKI跨音透平叶栅的三维流场,证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对Krain高速离心叶轮在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计算所得轮盖压力分布、子午速度及相对气流角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且进一步加深了对二次流机理的认识。 对NASA低速大尺度离心叶轮进行了全工况数值模拟,给出了该叶轮全工况流量/压比特性曲线,讨论了近设计工况和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场的流动特点。 综上所述,论文的工作搭建了求解离心叶轮机械的数值平台,为进一步研究离心机械内复杂的流动现象以及进行离心机械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海滨,冯国泰;叶轮机械中的多场耦合分析技术[J];航空发动机;2002年02期
2 华耀南,王保国;有旋转效应和流片厚度变化的叶轮机械边界层的积分方程求解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8年04期
3 黄修乾,徐建中;叶轮机械中考虑气体粘性的激波关系[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年03期
4 沈孟育,刘秋生,张增产;在广义von Mises坐标系中计算叶轮机械三维跨音速流动[J];中国科学E辑;1996年04期
5 唐颖,索沂生,蒋滋康;气动叶轮机械工程CAD技术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10期
6 吴宝仁;叶轮机械内部流动有限元分析的现状[J];动力工程;1981年01期
7 张 玮,王 元,徐 忠;粒子图像速度场仪用于叶轮机械内流测量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8 毛君;张利蓉;丁飞;李蕾;;基于FLUENT的叶轮机械内部流场模拟研究[J];煤矿机械;2006年08期
9 蔡睿贤,蒋洪德,孙春林;校验叶轮机械三维数值解的某些解析解[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4年04期
10 陈铁,刘仪,刘斌,向一敏;轴流式叶轮机械叶型的参数设计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11 杨策,蒋滋康,索沂生,老大中;用粘性体力方法计算轴流叶轮机械内部流场[J];应用力学学报;2000年04期
12 陈海生;谭春青;;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13 李占良,章锡元,姜桐;压气机叶轮出口尾迹流研究的周期性采样测试仪[J];流体机械;1989年06期
14 顾春伟,徐建中,杜建一,李久华;用流函数求解叶轮机械三维跨音流场[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4年01期
15 陈月林,韩瑞德,陈教新;泵喷射推进器性能的变分有限元数值分析[J];力学季刊;1994年03期
16 辛哲,邹滋祥;叶轮机械级几何参数的最优化设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17 陈佐一,钟洪亮,孟繁娟,霍福鹏;叶轮机械叶片节能新技术[J];节能技术;2000年01期
18 刘火星;余弦;陈怡;邹正平;;用于叶轮机内流测量的压力敏感涂料校准实验[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2期
19 陈林根;最近十年叶轮机械最优设计的一些进展[J];热能动力工程;1992年04期
20 居鸿宾;钟芳源;;风机气动声场及其相似性实验研究[J];流体机械;199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新;金琰;畅国勇;;叶轮机械中流体激振问题的流固耦合研究[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张明明;李绍斌;侯安平;周盛;;叶轮机械叶片颤振研究的进展与评述[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丰镇平;宋立明;罗常;李军;;叶轮机械三维叶栅气动优化设计系统[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严伟明;袁敏;徐鸿;常景彩;;叶轮机械数值模拟及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秀卓;徐燕骥;张宏武;陈乃兴;;透平静叶的多参数气动优化设计方法[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丰镇平;李颖晨;;叶轮机械叶栅气动反问题研究及其新进展[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隋永枫;孙义冈;叶钟;孔建强;;汽轮机叶片改型及三维气动优化设计[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姚振强;;机械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分析与评估(ICA)[A];河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年会暨多泥沙河流水电站运行与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鹏;钟兢军;杨木肖;;畸变条件下弯叶片对风扇性能影响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何立东;张强;车建业;;汽轮机防叶片断裂技术研究[A];安全与可靠性——2006流体机械与压力容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琰;叶轮机械中若干气流激振问题的流固耦合数值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2 王嘉炜;叶轮机械中若干非定常流动特征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3 闫朝;关于应用缘线匹配最大化时序效应潜能的初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4 黎少辉;风机叶片流固耦合特性分析与故障诊断[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李杨;低压轴流风扇周向弯曲动叶内部流动特征的实验和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高波;盐析两相流理论及旋流泵内部流动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7 杨科;基于CFD方法的叶轮机械优化设计理论及实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8 张人会;离心泵叶片的参数化设计及其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伟;叶片泵非设计工况叶轮内部流动分析和预测[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朱阳历;叶轮机械叶片全三维反问题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坤;离心式通风机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分析及结构改进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2 姜健;多级轴流叶轮机械内流场的隐式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杨建;基于ANSYS的离心压气机叶轮振动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崔利斌;基于CFD的大流量高全压叶轮机械开发设计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春峰;叶轮机械三维流动数值模拟的并行算法与集群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于海力;轴流叶轮机械二维叶栅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3年
7 李丽丽;不同用途的叶轮机械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永红;叶轮机械三维非定常流场数值方法研究及其并行策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于洋;SIMPLE算法的高精度格式及其在叶轮机械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宇飞;叶轮流固耦合界面不匹配网格的数据传递[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珊珊;叶轮机械气动力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N];科技日报;2003年
2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供稿;追忆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创始人吴仲华[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维斗;一个专业与六位院士[N];光明日报;2001年
4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团队合作[N];科技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马云霄;王仲奇:弯扭叶片发明人[N];黑龙江日报;2006年
6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供稿;推进科学用能成为工程热物理学科核心[N];大众科技报;2008年
7 高澜庆;叶轮机节能新技术[N];中国矿业报;2000年
8 记者 李大庆;吴仲华奖励基金设立[N];科技日报;2007年
9 中船重工集团重庆江增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N];经理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洪加祥 市报道组 龚宁;余姚26名农民工当上工会主席[N];浙江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