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

林波荣  
【摘要】:绿化对改善室外热环境质量、提高行人热舒适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绿化如何影响热环境的系统研究,缺少可行的预测手段以及合理的室外热环境评价指标。针对上述不足,笔者开展了以下研究。 首先,论文通过大量现场实测工作,研究了不同绿化形式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效果及特点。 其次,建立了同时存在非透明体和半透明体情况下的通用辐射计算体系,解决了传统研究中无法准确模拟三维植物冠层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吸收、透过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长波辐射换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三维植物冠层流动模拟方法、植物与环境的热质传递模型及地表、建筑等固体表面导热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建立了有绿化情况下室外热环境通用模拟体系。 第三,提出在长短波辐射同时存在情况下利用等效微球描述和计算反映人体辐射热感觉的辐射温度场的方法,提出了利用室外环境参数直接计算湿黑球温度(WBGT)的精确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指标评价相同室外热环境时的差异性,提出以WBGT和有效标准温度SET相结合评价室外热环境的安全性和热舒适状况,并给出相应的简化算法以方便工程应用。 第四,通过大量的数值实验,研究了下垫面反射率、蒸发率等参数对夏季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指出单纯提高反射率不一定能改善室外热环境。发现多数情况下树木改善室外热环境的效果最好,但与评价时段、建筑的有无、朝向等因素有关;发现不同树木布置方式会对室外热环境产生不同影响。提出利用有效遮阳绿量的概念以指导绿化改善小区热环境。 本论文为准确预测、客观评价室外热环境奠定了基础,使得模拟指导、优化园林绿化设计以改善室外热环境可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J];工业建筑;2005年12期
2 杨志华;做好围护结构设计是公共建筑节能的关键[J];新型建筑材料;2005年09期
3 赵敬源;刘加平;;数字街谷及其热环境模拟[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孙霖;王新海;施红旗;;载人封闭体系热环境分析及评价[J];舰船科学技术;2005年S1期
5 陈洪轻;龙恩深;黄璐红;王涛;;成都地区板房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1年01期
6 付正惠;地下空间热环境与空气质量的评价[J];地下空间;1997年01期
7 ;建筑玻璃左右房屋节能效果[J];建材发展导向;2010年05期
8 徐伟,郎四维,范有臣;IDATE软件的开发及其验证[J];建筑科学;1993年01期
9 ;建筑玻璃左右房屋节能效果[J];福建建材;2011年02期
10 周景德;肖卫平;;岩棉外保温复合墙体简介[J];建筑节能;1991年01期
11 徐伟;朗四维;范有臣;;IDATE软件的开发及其验证[J];暖通空调;1993年03期
12 付祥钊;高志明;康侍民;;长江流域住宅冬季热环境质量[J];住宅科技;1993年03期
13 张艳秋;;寒地节能住宅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散装水泥;2003年05期
14 ;行业动态[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3年06期
15 闻韵;;南方地区建筑节能技术措施与对策研究[J];福建建材;2006年01期
16 谢青云;;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1年04期
17 涂逢祥;李爱新;王美君;;长江沿岸四城市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J];住宅科技;1991年10期
18 王琳;肖益民;;重庆市高校学生宿舍夏季热环境质量实测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0年02期
19 徐伟;范有臣;;上海气候区人体热感觉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住宅科技;1992年12期
20 ;综合信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俊杰;谢玲;;大学城居住区热环境调查与改善措施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富;李延都;赵子光;;采暖量V是热用户采暖利益的标的量[A];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美芝;王红梅;刘继军;吴中红;;畜牧工程建筑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松;丁力行;彭彪;;地下商场热舒适环境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志辉;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海峰;多源遥感数据支持的中等城市热环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梦玲;建筑群能量传递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赵雪;北方地区某高校教学建筑室内热环境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吕玮;小城镇生态住宅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斌;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节能改造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曹珍荣;夏热冬冷地区地面冷辐射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苏华东;CFD技术在住宅室内设计节能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吴佳南;基于低碳理念的厦门地区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8 吕翔;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窗户节能设计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季青;闽东南沿海地区热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赖家彬;基于泉州地域和气候特点的高层住宅建筑节能措施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忠;“健康呼吸”引领时尚住宅[N];中国气象报;2003年
2 葛春涛;住宅建设要“健康”[N];中国质量报;2003年
3 王超;住宅健康有了技术标准[N];中华建筑报;2002年
4 梅娟;公民享有的室内环境权[N];保健时报;2004年
5 ;健康住宅的评估指标[N];中国建材报;2001年
6 中国楼市记者王超;《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修订版发布[N];中国建设报;2002年
7 吴学安;“健康住宅”不能空口无凭[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贾丽;“健康住宅”现身京城[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姜兴;“健康住宅”全面提升百姓生活[N];中华建筑报;2002年
10 汪金生 张岩;新疆新材料产业产销两旺[N];中国包装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