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金刚石薄膜以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逐渐成为电化学和电化学工程领域的的最佳电极材料之一,并且在污水处理、电分析、电合成和声电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日益广泛。在本文中主要开展了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多种检测技术,分析了金刚石薄膜的表面结构形态;结果表明利用HFCVD制备的大面积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结构均匀,其主要成分为SP3杂化键的多晶金刚石,晶粒尺寸为二十到五百纳米;纳米硬度和微划痕测试显示薄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基体结合强度。
电化学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掺硼金刚石薄膜具有宽的电化学窗口(3V左右)和低的背景电流。循环伏安法的系统研究表明,氯酚在金刚石薄膜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均是不可逆的,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是传质控制;低pH值的溶液中,质子和电子均参与反应;高pH值的溶液中,只有电子参与反应;氯酚的反应活性与氯原子的个数及其在苯环上的位置有关;氯酚相对于电化学氧化的活性随电离常数的增加而下降。在金刚石薄膜表面溅射Pt元素,获得了具有催化性的电极,结合活性涂层电极,研究了氯酚的电氧化特性。
不同极化电压下金刚石薄膜的阻抗特性分析和计算表明,电极表面态影响阻抗谱特征,平带电势约为0.95V,其载流子浓度为6.91×1017~2.54×1019 cm-3,所制备的金刚石薄膜属于中等掺杂。
研制了适合于金刚石薄膜电极的污水处理设备。用该设备降解处理了含苯酚和几种氯酚的模拟废水,考察了电压、电流、极间距、流量、温度、pH值以及添加NaCl等参数对电化学降解效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电化学降解苯酚的机理。结果表明,金刚石薄膜电极具有优异的污水降解性能,COD的去除率接近100%,电流效率最高达到0.8以上。用该设备处理重金属废水,去除率可达90%以上。
金刚石薄膜电极和活性涂层钛基电极的对比研究表明,前者的降解处理性能和效果远优于后者;实际降解效果证明电极的阴极替代是可行的。所研制的设备对实际炸药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表明研制的金刚石薄膜电极不仅具有十分优越的电化学性能,而且对难降解的污水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
|
|
|
1 |
王文颖;;某厂合成氨装置国内配套污水处理小结[J];工业用水与废水;1983年04期 |
2 |
谭鹤翔;煤矿污水处理程度确定之管见[J];煤炭工程;1990年06期 |
3 |
杨昌凤,黄淦泉,宋文初,李雄文,谢其明;模拟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1年04期 |
4 |
王学杰;廉价吸附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1992年03期 |
5 |
龚步智;永平铜矿煤气站污水处理[J];城市管理与科技;1994年03期 |
6 |
吴伟,韩哲茵,江少明,唐毅青;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油气田环境保护;1996年04期 |
7 |
RobentSnyder!英,朱建民;污水处理新方法[J];河南石油;1997年01期 |
8 |
顾剑英;污水处理的技术突破[J];国外纺织技术;1998年03期 |
9 |
宗敏,蒋建民,闫训成;山东省肿瘤医院污水处理技改体会[J];山东环境;2000年S1期 |
10 |
李海英;国家石化局发布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等10项新标准[J];能源工程;2000年06期 |
11 |
;新型双效气浮污水处理机问世[J];致富之友;2000年12期 |
12 |
毛慧欧,柴天佑,乔金华;城市污水处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年05期 |
13 |
;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系统[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05期 |
14 |
邢卫云;花园式污水处理厂[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12期 |
15 |
崔村燕,朱武,陈长琦,干蜀毅,谢源,王先路;真空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若干典型应用[J];真空;2002年04期 |
16 |
贾春月;刘群;张新堂;;微生物在废水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科技;2002年03期 |
17 |
张倩茹,周启星,陈锡时,张惠文;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3年03期 |
18 |
廖日红;北京市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探讨[J];北京水利;2003年02期 |
19 |
王雪;阮晓红;陈长太;;复合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试验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20 |
钟淋涓,方国华,贺军,张建华;我国污水处理回用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水利经济;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