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风力机叶型气动性能的研究
【摘要】:提高风力机叶型气动性能是发展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重要需求。本文针对改善风力机叶型气动性能这一问题,在风力机专用新叶型气动性能研究、利用定常吸气和振荡射流两种主动控制技术增加叶型升力和推迟失速等两个方面进行了数值和实验研究。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
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以及基于压力修正的SIMPLE方法和k-ω为基础的SST湍流模型,在大范围攻角下对FFA和NACA两个系列的7种风力机叶型绕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所得到的叶型气动性能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来流条件下,风力机专用叶型气动性能比传统叶型有较大提高,并且更符合风力机长叶片不同部位对叶型气动性能的要求。用于叶尖部分的薄叶型在小攻角下具有更高的升阻比;用于叶根部分的厚叶型具有更好的失速性能。通过分析,探讨了叶型的几何参数如厚度、最大厚度处距离前缘的距离等对叶型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我国设计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机叶型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通过对NACA0015翼型头部施加定常吸气或振荡射流绕流流场的数值模拟,探讨了它们增加翼型气动性能的机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定常吸气通过抽走翼型吸力面附近低能流体,增加了翼型吸力面附近流体的动能,提高了翼型的升力,减小了阻力;振荡射流将吸力面稳定的低能涡变成以一定频率脱落的强制分离涡,增加了翼型吸力面流体的动能,从而提高了翼型的升力。
通过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探讨了定常吸气和振荡射流提高NACA0015翼型气动性能的规律,得到了施加定常吸气和振荡射流提高翼型气动性能的最有效位置区间、最优动量系数区间以及振荡射流的最优无量纲频率区间。
|
|
|
|
1 |
石磊;多层立式风力机的应用——在自然风条件下风力机的发电出力判断方法[J];发电设备;1987年04期 |
2 |
;风力机转矩晃动的研究[J];发电设备;1987年05期 |
3 |
薛桁,朱瑞兆;我国风能开发利用及布局潜力评估[J];太阳能学报;1990年01期 |
4 |
;国外科技信息[J];中国电力;1999年04期 |
5 |
秦桂欣,高志安;风力发电 造福人类[J];农村电气化;2005年08期 |
6 |
张仰飞;袁越;陈小虎;胡建;吴博文;;风力机参数的可辨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6期 |
7 |
周万里;曹紫胤;李玉祥;黄典贵;;聚能-遮蔽式风力机的性能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
8 |
宋聚众;赵萍;刘平;钟贤和;曾明伍;;水平轴风力机载荷工况设计方法研究[J];东方电气评论;2009年02期 |
9 |
郭静婷;;用CFD方法模拟计算风力机尾流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0年04期 |
10 |
彭永载;近地风特性与风力机设计中风参数的取值[J];内蒙古电力技术;1985年00期 |
11 |
徐振兴;;畜力、风力机驱动的多缸水泵[J];排灌机械;1986年03期 |
12 |
依凤鸣,秦仁,赵肃铭;风力机叶型气动特性数值分析的新方法—边界元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13 |
冯雅芬,王世成,王雪梅;介绍英国AE4020型50W风力发电机[J];农村能源;1997年03期 |
14 |
张海平;风力机特征风速的推导[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15 |
马昊旻,叶枝全,包能胜,曹人靖;水平轴风力机桨叶计算模态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2年03期 |
16 |
包耳,刘德庸,邵晓荣;柔性桨风力机的设计与试验[J];可再生能源;2004年06期 |
17 |
;俄研制出小型移动式风力发电机[J];机电一体化;2006年02期 |
18 |
邵金华;何玉林;金鑫;杨兴满;;新型变速风力发电传动系统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7年06期 |
19 |
谢薇;;REpower推出6MW风力发电机[J];玻璃钢;2009年02期 |
20 |
查顾兵;竺晓程;沈昕;俞国华;杜朝辉;;水平轴风力机在偏航情况下动态失速模型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