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电光调制器行波电极系统研究
【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聚合物电光调制器行波电极系统的研究,包括理
论分析、优化设计、工艺制作、微波测试等环节。主要内容包括:
(1) 利用聚合物光波导电光调制器仿真计算程序分析评价了 5 种各具特色的
电极结构。优化设计出光波长λ=1.319μm,器件互作用区长 20mm 的微带电极聚
合物电光强度调制器,其带宽为 39.9GHz,半波电压为 2.275V。
(2) 完成了微带到 CPW 过渡区的设计,解决了横向尺寸几十微米的微带电极
到几百微米 CPW 电极的过渡难题,并计算出过渡区详细尺寸和电极性能参数。
设计完成双向结构和多分叉结构微带电极掩模版,该结构可大大提高工艺制作
成功率。
(3) 在 Si、石英、玻璃衬底上制作了两种类型共 15 片 CPW 电极样片,其中
10 片电极的下面有多层聚合物薄膜。所有电极都测试了 S 参量。
(4) 与理论结果相对照,实测 20GHz 石英衬底聚合物 CPW 电极微波等效折射
率 Nm=1.689、损耗系数α0 = 0.32dB/(cm GHz) ;40GHzCPW 电极损耗系数
α0 = 0.35dB /(cm GHz ),均与理论值相符合。
(5) 用实测 Nm 和α0估算石英衬底 CPW 聚合物电光调制器带宽高于 37GHz,超
过 20GHz 的设计带宽,实验证明该种 CPW 电极可以用于本项目的 20GHz 聚合物
电光调制器。
(6) 详细分析 Si 衬底 CPW 电极损耗很大的现象,指出原因在于 Si 电阻低产
生了大介质损耗,提出可用石英代替 Si 作衬底。
(7) 工艺制作上解决了多层聚合物薄膜旋涂时的侵蚀起泡问题,创建了完整
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大幅度缩短了多层聚合物薄膜的制作周期,单片制作
从一周缩短至几个小时。克服电极电镀中光刻胶漂胶现象,提高了电极制作的
成功率。详细研究了在上包层 NOA73 上溅射铬金时出现的纹理现象。将上包层
材料 NOA73 改换为与下包层相同的材料。
|
|
|
|
1 |
鹿飞,梁琨,宋琼,彭海波,吴伯瑜;聚合物电光调制器行波电极系统[J];光电子·激光;2005年03期 |
2 |
张兆伟,李红根,沈启舜,曹庄琪,窦晓鸣,陈英礼;衰减全反射结构的双通道聚合物电光调制器[J];光电工程;2001年04期 |
3 |
薄淑晖;陈卓;徐光明;任昊慧;邱玲;刘新厚;甄珍;;高效微带线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研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9期 |
4 |
张旭苹,鲁学军,史赞,Ray T.Chen;聚合物波导电光调制器(英文)[J];光电子技术;2002年01期 |
5 |
肖平平;况庆强;方传代;杨艳芳;;聚合物波导电光调制器阵列的研究及其应用[J];光通信技术;2006年12期 |
6 |
杨艳芳;徐凯;何英;韩小红;;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热稳定性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05期 |
7 |
宋琼,吴伯瑜,张兵,罗淑云,鹿飞,阳辉,王晓工,连彦青;高速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进展[J];激光与红外;2003年01期 |
8 |
白一鸣;曲欣;王晓林;王士杰;吴伯瑜;;40Gb/s微带线电极聚合物电光调制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12期 |
9 |
王智;张金磊;孟庆文;;光纤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电极对波导特性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7年03期 |
10 |
严寒;;光电子技术与器件 光调制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6期 |
11 |
赵旭,唐晓黎,宋南辛,王明华;改善多层电光聚合物调制器直流弛豫的一种简单方法的分析与模拟(英文)[J];光子学报;2001年01期 |
12 |
杨斌;王磊;裴丽;;新型电光调制器[J];科技资讯;2006年35期 |
13 |
;可望用于低成本有线电视调制器的聚合物[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8年02期 |
14 |
罗敬东,詹才茂,秦金贵;极化聚合物电光材料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0年01期 |
15 |
;光调制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2期 |
16 |
沈玉全,潘裕斌,锺宝璇;有机/聚合物光电子学器件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0年01期 |
17 |
谷京华;吴伯瑜;;Ti:LiNbO_3电光调制器中复杂截面形状行波电极系统微波损耗系数的计算和分析[J];电子学报;1998年06期 |
18 |
禹忠,汪敏强,姚熹;光通讯波段聚合物光波导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1年01期 |
19 |
高福斌,金锋,张平;金属包覆极化聚合物光波导的优化设计[J];发光学报;1998年03期 |
20 |
舒平;华勇;张鸿举;胡红坤;;用于微波光子系统的铌酸锂集成电光调制器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