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研究

李飞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的石油,对其需求量迅速增长。我国从1993年开始已经成为石油的纯进口国。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增长需要,一方面要提高石油勘探技术,另一方面亟待提高石油加工技术,充分利用我国的重油和劣质渣油资源。目前国内外在重油和渣油的深度加工方面在工艺和设备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反应器是重油加氢的核心设备,由于重油加氢反应条件非常苛刻,反应器内结焦、聚焦堵塞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课题即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和发展一种多级环流反应器这一新技术,并在重油加氢工业过程中进行应用。 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是在传统的单级环流反应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环流反应器自五十年代发展以来,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工业、生物化工、冶金工业以及环境化工等方面。相对鼓泡塔,环流反应器在流体力学以及传质性能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其导流筒外侧环隙(即下降段)局部气含率低,并且气泡分布不均匀而使得反应器的有效体积大大降低。本文提出的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就是通过在导流筒侧壁开孔,以形成多级环流的流体力学特性。在运行中部分流体在导流筒开孔处由导流筒内侧流向导流筒外侧,进而携带部分气泡进入下降段以增加环隙的局部气含率;这样既使反应器内的流体具有较大的环流速度,又使反应器的环隙局部气含率以及整体气含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应器的抗焦能力和处理效率。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规律。重点考察了体系性质、操作条件以及结构尺寸对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体系的聚并性质、静液面高度、塔底结构、导流筒的开孔率以及开孔位置等对多级环流反应器的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在较宽的操作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结果和经验关联式,为多级环流反应器的工程设计打下了基础。 本文又进一步考察了多级环流反应器的混合与传质性能。利用先进的光纤探针技术对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环流反应器内的气泡聚并规律进行了研究;依据 WP=5 实验结果,通过相应的数学处理,提出了体系非聚并判据和相应的经验关联式。 由于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大多反应都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因此对环流反应器中高压有机体系的流体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高压环流反应器实验装置和相应的测试方法,采用氮气-煤油为研究体系,对加压下该体系的流体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经验关联式。实验结果证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压力对环流液速的影响不大,反应器的整体气含率与压力的0.32次方成正比。 在上述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多级环流反应器内静压强分布和流动阻力的理论分析,本文推导出多级环流反应器结构的计算方法和反应器正常运行的判据。依据本文提出的计算程序,可计算出多级环流反应器的结构、导流筒开孔位置和开孔率、孔间流速以及孔间流量等参数。本文结合我国重油加氢工业反应过程,对5万吨/年重油加氢多级环流反应器进行了工程设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德武;严超宇;卢春喜;;分布器型式对组合式气固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1年05期
2 杨葛灵;兰建华;王国栋;章序文;;外循环悬浮床反应器在煤直接液化中的应用[J];化工装备技术;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志远;杨利军;刘梦溪;卢春喜;李斌斌;;中心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中颗粒密度分布的实验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磊;;脚本语言在大规模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安楚玉;崔咪芬;乔旭;;间氯甲苯侧链光氯化反应工艺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学品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陆明勇;;流体力与构造应力相互关系的探讨[A];2007年地震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查爽英;唐红;;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及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左房流体力学环境改变[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李绍果;齐涛;张懿;刘长厚;初景龙;徐红彬;;分段进气、多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7 黄斌;陈识中;王宁;;流体力与史达汀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内蛋白质硝基化的影响[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建州;温官;张洪勋;;折流元件对环流反应器性能的影响[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郑哲敏;周恒;张涵信;黄克智;白以龙;;21世纪初的力学发展趋势[A];郑哲敏文集[C];2004年
10 张树道;董师舜;;弹塑性流体力学拉氏自适应网格和网格重分守恒重映数值模拟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王铁峰;气液(浆)反应器流体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4年
3 王彦飞;PHB单体合成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计建炳;复合塔板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卢刚;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控制策略与运行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王加宁;聚3-羟基丁酸酯化学合成工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2年
7 刘伯潭;流体力学传质计算新模型的研究和在塔板上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8 王晓伟;体外脉动应力条件下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张媛;乙酸氯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分离耦合工艺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张同旺;气升式环流浆态床流动与传质行为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华;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混合、传质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刘龙飞;双环流厌氧反应器研究及其在清液酒精发酵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4年
3 邱梅;循环流反应器软锰矿烟气脱硫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张振宇;滤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安楚玉;混合邻、对氯甲苯及间氯甲苯光氯化反应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6 吴军见;环境工程多相流反应器的混沌测控原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袁本松;给水处理厂药液自动配投系统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董增有;萨中地区注水系统效率计算与分析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9 贾艳宗;聚3-羟基丁酸酯单体的化学合成[D];天津大学;2004年
10 侯英华;环己烷氧化环流反应器的数值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慧;中国首艘“不晕船”出海[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特约通讯员 尹永生 本报记者 孟东明 黄明;闯出一条自主研发路[N];工人日报;2005年
3 中国科技馆 李春才;用气流投篮球[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麦迪信;血液流动促进心脏“发育”[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朱广菁;中国学者与爱因斯坦交往的故事(上)[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张成华;我国倒伞型曝气装置动力效率提高75% [N];中国工业报;2005年
7 ;科学研究首先要服务于国家目标[N];科技日报;2005年
8 王源 李萍;激光测速仪何以占据制高点[N];科技日报;2005年
9 ;溶洞石笋,为什么总是圆锥体的?[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张中桥;人工骨三维模型成功建立[N];医药经济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