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频分析的粗晶材料超声检测技术与系统
【摘要】:粗晶材料由于微观结构对超声的强烈散射,造成严重的材料噪声与信号衰减,致使超声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严重下降。目前,对粗晶材料的检测仍然是超声检测的一大难题。采用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超声检测能力和信噪比是无损检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超声信号处理技术中,分离谱技术以其显著的信噪比增强效果,是目前超声信号处理中的主导技术。然而,该技术因检测能力不足、并对多项参数敏感等缺陷,一直无法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时频分析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信号分析技术。不同于单纯的一维时域或频域分析,时频分析将一维时域信号变换成二维时频图像,能够展现出信号中更为丰富的信息,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论文对时频分析在超声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实用的脉冲超声检测时频分析“三步法”,并采用该方法研制了脉冲超声时频分析检测系统。
论文提出的时频分析“三步法”,以其多项参数的优化确定性,克服了分离谱技术的参数敏感性问题,并可达到更高的缺陷检测能力和信噪比增强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论文研制的双通道时频分析检测系统具有区别于传统超声探伤仪器的全差分硬件结构和 DSP 信号处理功能,多项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仪器水平。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典型粗晶材料及细晶材料的高灵敏度检测,达到了对 0.6mm 晶粒平均直径的粗晶奥氏体不锈钢中,65mm 深 φ 0.8mm 平底孔和70mm 深 φ 0.5mm 横孔的小缺陷检出能力,是超声检测技术的有效进展。
|
|
|
|
1 |
华云波;胡逸萍;王文宗;徐旦华;;粗晶材料窄带可控发射超声检测方法及其设备研制[J];无损检测;1987年10期 |
2 |
陈岳军,史耀武;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粗晶材料超声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1997年02期 |
3 |
刘镇清,李成林,姚峻峰;增强粗晶材料超声探伤信号的分离谱技术[J];无损检测;1995年05期 |
4 |
胡绍庭;蔺大元;陈百锁;苏永德;;粗晶材料超声探伤中用均值法提取缺陷信号的试验[J];无损检测;1983年02期 |
5 |
李秋锋;黄攀;施倩;陈果;陈振华;;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去噪的粗晶材料超声检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
6 |
刘镇清,李成林,魏墨 ;粗晶材料缺陷的超声检测信号识别[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7 |
李喜孟,林莉;超声波透射技术无损评价粗晶材料平均晶粒尺寸[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8 |
陈岳军,赵海燕,史耀武;粗晶材料超声检测缺陷信号增强的小波分析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02期 |
9 |
卢超,李坚,张维,彭应秋;粗晶材料超声检测信号的小波变换去噪方法[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0 |
左建国;分离谱法处理粗晶材料超声信号的截止频率算法[J];无损检测;1998年12期 |
11 |
陈建忠,史耀武;粗晶材料超声检测信号处理[J];压力容器;1999年02期 |
12 |
刘镇清,李成林,魏墨;粗晶材料缺陷的超声检测信号识别[J];同济大学学报(热能工程版);1995年06期 |
13 |
吴楠;张海澜;林伟军;张国星;;基于小波变换的低碳钢连铸坯超声探伤[J];声学技术;2006年04期 |
14 |
左建国;截止频率法提取粗晶材料超声检测的目标反射信号[J];声学技术;1998年03期 |
15 |
卢超,张维,邬冠华,于润桥;小波变换软阈值去噪在粗晶材料超声检测中的应用[J];应用声学;2003年03期 |
16 |
刘镇清,李成林,魏墨 ;增强颗粒散射中缺陷回波信号的相关加权分离谱方法[J];声学学报;1996年S1期 |
17 |
史耀武,陈岳军,张秀英,陈建忠,常保华,唐伟,夏志东,李晓延;粗晶材料缺陷的超声信号及其小波包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8 |
闫晓玲;董世运;徐滨士;潘亮;王望龙;;浅表层及粗晶材料缺陷超声诊断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
19 |
柯常波;陈铁群;;粗晶材料超声无损检测信号处理新技术[J];计量技术;2006年11期 |
20 |
柯常波;陈铁群;;粗晶材料超声无损检测信号处理技术发展趋势[J];物理测试;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