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由三点弯曲试验确定混凝土断裂参数

刘骞  
【摘要】:粘聚裂纹模型(FCM)可以很好地描述混凝土内裂尖过程区的力学性能。受粘聚裂纹影响的材料特性包括开裂强度、抗拉强度和应力-裂纹宽度关系等。裂纹的扩展由开裂强度决定。本论文基于粘聚裂纹模型,采用逆分析的方法,由三点弯曲试验结果,逆推应力-裂纹宽度(σ-w)关系,同时确定抗拉强度、断裂能等断裂参数。计算过程由计算机程序完成,并最终设计出基于 Windows 的封闭化应用程序。 这种确定混凝土断裂参数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只需要简单的位移控制试验机完成弯曲试验,同单轴抗拉试验相比更容易实现。在应力-裂纹宽度关系的逆推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准则:开裂强度准则和断裂韧性准则。这两种准则求解断裂参数的基本思路相同,但判定混凝土内裂纹扩展的条件不同。论文详细叙述了两种准则的计算原理及推导过程,并比较了二者计算结果的差异。当以这两种准则为内核设计出基于 Windows 的应用程序后,只需在用户操作界面输入试件的基本参数,就可根据三点弯曲试验获得的荷载-裂纹口张开位移(Load-CMOD)曲线求得相应的应力-裂纹宽度关系等混凝土的基本断裂参数,可以显著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作为计算程序的应用,本论文还研究了粗细骨料比例、骨料体积含量、骨料粒径对于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同时对混凝土抗弯性能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多段线性函数能够准确地表征混凝土σ-w 关系。混凝土材料σ-w 关系受骨料及水泥石强度的影响显著;(2)开裂强度几乎不受骨料的影响,却受水泥石强度的影响,水泥石强度越高,开裂强度越大;(3)抗拉强度、抗弯强度与断裂能均受骨料及水泥石强度的显著影响;(4)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临界裂纹长度、临界裂纹口张开位移等抗弯性能参数都具有明显的尺寸依赖性,σ-w 关系对于这些参数的尺寸效应的影响十分显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于骁中,陶振宇,谯常忻,周群力;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在国内的进展[J];水利学报;1984年09期
2 徐道远;冯伯林;;全国混凝土断裂韧度科研课题协调和成果交流会在我院举行[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82年04期
3 周青松;于清树;冯本秀;;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研究[J];矿业快报;2006年06期
4 埃里希·云格 ,周兴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裂缝的测定[J];水利水电技术;1963年06期
5 李赤波;;混凝土亚微结构对破坏过程和强度的影响[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6 马锠臣;;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特征长度L_(ch)模型及验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3期
7 赵若鹏;;混凝土破坏机理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1年02期
8 ;防止混凝土断裂混合剂[J];公路;1985年04期
9 马锠臣;;混凝土断裂力学目前几个关键的研究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5期
10 周元德,张楚汉,金峰;混凝土断裂的三维旋转裂缝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04年05期
11 董伟;吴智敏;郑长良;;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纹断裂准则研究方法概述[J];力学与实践;2006年06期
12 龙广成,周筑宝,谢友均;混凝土断裂尺寸效应律的探讨[J];混凝土;2000年11期
13 王利民,杨爱兰,张东焕;混凝土断裂特性与裂纹张开位移[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1期
14 张克春,谢纳;浅谈机场道面混凝土断裂原因及预防措施[J];施工技术;2000年02期
15 张滇军;徐世烺;王娜;;混凝土断裂参数的灰关联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6 龙广成,周筑宝,谢友均;混凝土断裂尺寸效应律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7 ;科技动态[J];水利学报;1986年03期
18 李宏男,林皋;我国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的部分新进展[J];工程力学;1993年03期
19 邱流潮;;基于联合有限-离散元法的混凝土重力坝地震破坏过程仿真[J];水力发电;2009年05期
20 赵守阳,张科,马金刚,赵志方;非伺服式压力机加载速率控制实施办法[J];湖北水力发电;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少伟;陆俊;范向前;;混凝土断裂试验中的声发射特性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胡晓波;张艳锋;;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断裂试验分析[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妍;张国新;柴冬梅;;混凝土细观结构断裂过程试验模拟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韩宇栋;张君;韩珀;;粗骨料含量对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邓爱民;徐道远;;基于数值模拟的混凝土系列有效断裂判据[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6 季家林;李慧剑;黎振兹;;最大双剪应力因子复合滑开断裂准则[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7 邱流潮;;基于联合有限——离散元法的混凝土重力坝地震破坏过程仿真[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8 郭丽萍;孙伟;郑克仁;陈恒健;刘博;;大掺量磨细矿渣混凝土的抗弯疲劳性能与机理研究——分形理论研究与灰色模型预测[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道远;符晓陵;朱为玄;;混凝土系列K判据及其临界曲面[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10 郑长良;于长泳;关振群;;考虑钢筋增强效应的混凝土断裂半解析有限元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华;混凝土断裂过程中的能量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王占桥;纤维增强与加固混凝土断裂与粘结性能[D];郑州大学;2007年
3 高洪波;混凝土Ⅰ型、Ⅱ型断裂参数确定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建敏;静水压力环境下混凝土裂缝扩展与双K断裂参数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宁作君;冻融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与断裂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刘永光;混凝土等效断裂韧度的计算模式与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诊断方法[D];天津大学;2007年
7 张秀芳;混凝土裂缝扩展全过程的新G_R阻力曲线理论和能量转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苏项庭;基于粘结裂缝模型的非均匀准脆性材料断裂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姜从盛;轻质高强混凝土脆性机理与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坚文;高混凝土坝静动力非线性断裂与地基辐射阻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锦丽;水分的快速入浸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宝媛;混凝土断裂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艳锋;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断裂参数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周璇;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断裂与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陈曦;岩基上重力坝坝踵断裂准则及尺寸效应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虞青俊;内聚单元模型在混凝土断裂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张震;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断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8 李正星;基于断裂力学的蜗壳裂缝扩展数值模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明远;工程脆性材料的断裂强度实验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10 戈晓霞;脆性材料基强化结构的断裂行为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张家盛;混凝土断裂力学权威受聘湖工大[N];湖北日报;2007年
2 范兴川 汪雪姣 杨洁;潜心科学原创直面实际难题[N];科技日报;2004年
3 北京东海防腐防水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防渗、堵漏、固结、补强系统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欧阳敏;开放式全民健身场所[N];自贡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欧阳敏;没有围栏的全民健身中心[N];自贡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立政 通讯员 莫克明 刘祖国;我州水利系统一科技成果喜获全国水利水电科技成果二等奖[N];团结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