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马氏体相变材料的宏细观本构模型研究

宋固全  
【摘要】:具有特殊细微观结构和响应行为的固体材料本构关系研究是固体力学和材料科学关注的热点,马氏体相变材料的本构关系研究就是其中之一。本文的研究内容给出了单晶和多晶马氏体相变材料的本构响应模型。 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由形核控制。基于不受约束单晶的马氏体正、反向相变(形核)条件,利用Mori-Tanaka平均场理论计算材料内部微结构的相互作用和细观应力场,得到整体材料的马氏体正、反向相变(形核)条件。为了更准确描述相变过程,引入了两个层次的内部变量:微观应变序参量表征材料微观的物相结构,由它的变化导出相变条件。宏观马氏体相体积分数表征宏观相变过程,材料的宏观响应由宏观马氏体体积分数的演化为主导。马氏体相变应变由相变晶体学理论给出。对三种不同马氏体相变材料分别建立了本构演化方程。 首先我们讨论了单晶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马氏体相变过程,得到了多面体形状的正、反向相变塑性屈服面。相变过程中屈服面的演化为混合强化或软化。导出的本构方程能描述单晶形状记忆合金中的一些本构行为。 在多晶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马氏体相变过程中,首次考虑了以下两种强化机理:一是马氏体变体的取向选择从最优取向到最不利取向的逐渐完成过程,导致后继相变塑性屈服面由初始光滑形状转化为有尖点结构。二是每个取向的马氏体变体形貌从薄的扁旋转椭球体到厚旋转椭球体的长厚过程,对应于每个取向的相变塑性屈服面在后继屈服中平行移动,但当该取向的晶粒全部转变为马氏体后,所对应的正向相变塑性屈服面消失,反之亦然。马氏体体积分数的演化方程为一个关于每个取向变体在该晶粒内所占体积分数f_R的演化率为变量的积分方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本构模型能较好模拟多晶材料的马氏体相变本构曲线形态。 最后,本文对陶瓷材料马氏体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由于陶瓷材料中ZrO_2颗粒的马氏体相变具有明显的体积变化,微观应变序参量由两个变量组成。研究方法及最后结果和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相变过程类似,但一切均表现为明显的压力敏感性,宏观响应关系在低温时表现为软化特征,对应于陶瓷材料中的自共析现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钱辉;李宏男;宋钢兵;赵大海;;基于塑性理论的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J];功能材料;2007年07期
2 刘芹;任建亭;姜节胜;;埋入SMA丝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在热激励下的自由振动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8年09期
3 冯小平;;热处理工艺对形状记忆合金Cu-Zn-Al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8年10期
4 何明科;;热处理对Cu-Al-Ni-Mn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J];功能材料;1991年04期
5 刘茂森;张真;陆问礼;;NiTi(0.46wt%Cu)形状记忆合金中的诱发R相变[J];功能材料;1992年03期
6 李永梅;;浅谈记忆金属[J];同煤科技;2008年03期
7 朱敏;李国斌;杨大智;;多晶Cu-Zn-Al合金变形过程中马氏体的精细结构变化[J];金属学报;1990年01期
8 王晓宏;张博明;杜善义;于东;;不同初始组织结构的形状记忆合金性能及参数的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9年01期
9 田有才 ,徐慈怀 ,匡凤毛;在高温金相显微镜上附加低温台后对Ni_(51)Ti_(49)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观察[J];上海钢研;1984年02期
10 李锋;赵韦人;孙长军;;Ni_(52)Mn_(23+x)Sn_(25-x)(x=0,1,2)合金的磁性[J];金属功能材料;2007年05期
11 徐祖耀,刘和;Ni-Ti形状记忆合金[J];机械工程材料;1988年02期
12 冯平;程涛;;形状记忆合金微管专用拉扭实验系统的研制[J];机电工程技术;2007年06期
13 王清周;陆东梅;崔春翔;韩福生;;利用内耗研究淬火空位对Cu-11.9Al-2.5Mn(wt%)形状记忆合金逆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8年11期
14 周善佑,龙晋明;时效对Cu-Zn-Al-B形状记忆合金的影响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15 李炎;吴逸贵;桥本初次郎;;Ni-Ti形状记忆合金中母相(?)马氏体可逆转变过程的研究[J];金属学报;1991年03期
16 周博;王振清;梁文彦;;形状记忆合金的细观力学本构模型[J];金属学报;2006年09期
17 蔡继峰;贺志荣;付蕾;刘艳;;Ti-49.8Ni形状记忆合金的氧化、相变和形变特性[J];金属热处理;2009年06期
18 王金刚;林成新;王桂新;吴彦东;;Fe-Mn-Si形状记忆合金的摩擦磨损特性[J];润滑与密封;2006年10期
19 王建淦;刘福顺;;Ti_(50)Ni_(48-x)Fe_2Nd_x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行为和微观结构(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9年03期
20 刘茂森;张真;陆问礼;;Cu-AI-Ni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和应力诱发相变[J];功能材料;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明;;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显微拉伸加卸载原位观测[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文玉华;李宁;陈孟诗;胥永刚;涂铭旌;李平全;刘应来;马颖丽;;碳含量对Fe-Mn-Si-Cr-Ni系合金形状恢复应力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刘芹;任建亭;姜节胜;;埋入SMA丝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在热激励下的自由振动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赵容斌;周红光;陈世朴;徐祖耀;;磁场热处理后多晶Ni_2MnGa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组织的变化[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5 宋振纶;岸本哲;;Cu-Al-Be合金逆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内耗的等温变化研究[A];第八届全国内耗与力学谱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宫长伟;王轶农;杨大智;;时效处理NiTi合金的相变研究[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天林;叶超;何世平;;应用微相关法在位检测记忆合金晶粒变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刘芹;任建亭;姜节胜;;埋入SMA丝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在热激励下的自由振动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李君涛;郑雁军;崔立山;;结构不均匀TiNi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特征[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10 李璟;金明;田东艳;;NiTi形状记忆合金纤维拔出中的一个力学问题[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固全;马氏体相变材料的宏细观本构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1996年
2 王伟;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及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永军;含形状记忆合金复合结构振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皮文丽;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伪弹性特性及其微结构机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闫绍盟;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与晶体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丰焱;Ni-Mn-In基合金的马氏体相变与结构和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邓俊楷;形状记忆合金中时效效应的原子模拟[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登科;含瓦斯煤岩本构模型与失稳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计三有;散体变形理论及挖掘过程动态仿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孙志刚;复合材料高精度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凤丽;埋置SMA丝复合材料在温度影响下的一维内力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丁怡洁;形状记忆合金的多维本构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吴云章;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本构模型的大变形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永清;稀土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Mn-Ga的相变和性能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林伟;形状记忆合金对钢筋混凝土梁驱动效应的ANSYS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刘俊峰;Fe-Mn-Si形状记忆合金设计及其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唐秀萍;SMA的力学特性及在风扇离合器的应用研究[D];重庆工学院;2008年
8 钱斯文;带隙原位可调型固/固二维声子晶体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周小芳;Fe-Mn-Si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吴昀泽;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与本构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成;高性能纳米陶瓷材料开发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5年
2 记者  吕敏敏;浙江正原:国内LTCC制造领航者[N];中国电子报;2006年
3 李鹏;陶瓷首饰具有广阔发展空间[N];中国黄金报;2006年
4 李建伟本报记者 孙中杰;磨出中国真功夫[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邵海成 戴红莲 黄健 沈春华 李世普;铁氧体磁性陶瓷材料的研究动态及展望[N];广东建设报;2005年
6 记者张宪春;青岛私企闯入“863”[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7 徐美君;精密陶瓷发展趋势[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首席记者 张森;扶持企业发展 加快财源建设[N];牡丹江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郭伟 张丽辉;笔尖上的中国造[N];河北日报;2006年
10 李鹏;陶瓷首饰的造型设计[N];中国黄金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