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切向燃烧锅炉炉内结渣过程和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

邓元凯  
【摘要】:针对电力工业中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燃用易结渣烟煤时,炉内发生严重结渣的技术难题,本文在结渣过程的微观机理,炉内外部相关条件的影响和在防渣新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工作。 本文根据炉内温度场,烟气成份浓度场,速度场,明显的不均匀现象,提出了扩大火焰边部与水冷壁壁面之间的区域和中心燃烧区域两区的“三场”特性的差异,在炉内建立低温,高氧量,低固相浓度和燃烧反应率的近壁区,可以减轻壁面结渣的思想。并通过优化燃烧器的结构参数和优化炉内运行参数来从技术上实现这一思想。 据此,研制开发了旨在防止炉内结渣的空间相交组合射流燃烧器,该型燃烧器形成的独特炉内流场结构,可使炉内近壁区形成低温,高氧,低固相浓度的利于防渣的近壁区。在壁区附近形成的逆向环流流场结构有明显的抑制结渣的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结渣过程的“区域特性”和“阶段特性”的特点,改进了传统的炉内燃烧整体均化的运行调整试验方法,提出了,把调试过程集中在结渣易发小区域内的“分区优化调试方法”。从而使调试更具有针对性,调试结果予报功能更强。这两项技术在工业性试验中都取得了成功。 本文对这两项技术分别做了冷热态试验研究和对防渣机理作了理论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盛昌栋,黄永生;国外煤粉炉结渣诊断与监控技术的进展[J];锅炉技术;1997年08期
2 王斌忠,吴占松,许立冬,常宝成;煤粉炉水冷壁结渣故障特征提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3 潘朝红,魏春枝,李永华;锅炉改造对结渣的影响[J];锅炉制造;2002年03期
4 邬冰,朱跃,郭文清;对低挥发分无烟煤结渣特性的研究[J];黑龙江电力;1995年05期
5 吴健旭,李长佶;DG130/9.8-Ⅰ型锅炉燃用褐煤结渣问题的处理[J];广西电力技术;1998年04期
6 唐建成,赵振宁;410t/h燃煤锅炉水冷壁结渣原因探讨及其解决[J];华北电力技术;2005年01期
7 李凤瑞,池作和,周昊,岑可法;切向燃烧锅炉炉膛结渣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热力发电;2000年01期
8 陈志国,华永明,盛昌栋,周强泰;硫铁矿颗粒在炉内运动数值模拟及对结渣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9 吴占松,王斌忠,王民汉,张衍国;煤粉炉整体结渣故障诊断模型[J];热力发电;2003年01期
10 赵育,张仕萍;棒材厂加热炉实炉底不结渣探析[J];江西能源;2004年03期
11 陈冬林,李立,欧阳昌盛;煤质特性差异对混煤燃烧锅炉结渣特性的影响[J];锅炉技术;1995年12期
12 徐明厚,胡泰来,袁建伟,曾汉才;420 t/h同心正反切圆锅炉燃烧优化的数值计算[J];热能动力工程;1996年03期
13 苗长信,李凯,刘福国;菏泽发电厂 M419 型锅炉结渣及汽温问题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1997年04期
14 ;强化企业管理深入挖潜改造[J];中国电力;1998年09期
15 刘春城;半煤气化燃烧炉的结渣及对策[J];节能;2000年02期
16 池作和,周昊,蒋啸,徐璋,岑可法,易绪涛,王维;解决300MW锅炉炉内严重结渣问题的技术和方法[J];热力发电;2002年05期
17 陈刚,丘纪华,郑楚光;偏转二次风对炉内结渣影响的研究[J];锅炉技术;2003年01期
18 王军,魏铁铮,关金峰;判断大容量锅炉炉内沾污情况参数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1994年05期
19 吴劲,袁伟;锅炉炉底结渣原因分析[J];华东电力;1994年12期
20 杨志忠;煤中矿物质的炉内特性机理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立力;;生物质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磊;;DG3000-26.15-Ⅱ1锅炉落渣损坏设备问题分析[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发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解金榜;马河荣;;回转窑窑口熔渣清除装置的研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俊荣;;艾萨-余热锅炉运行情况分析[A];中国首届熔池熔炼技术及装备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孝琴;方梦祥;骆仲泱;余春江;;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问题的研究进展[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高翔;;纸浆添加剂PB-01的研制[A];第三届丙烯酸科技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占宏;黎中涛;张建兴;;贵州纳雍二厂300MW机组W火焰锅炉燃烧器改造及运行[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于淑霞;陈慕祖;周杰;;磷化渣的控制与清除[A];环保型涂料及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郭东彦;孙立;Harold Boerigter;;造纸废料在循环流化床内气化实验研究[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贡文政;段合龙;梁钦锋;刘海峰;于遵宏;;气化炉水冷壁结渣特性研究及改进措施[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艳;电站锅炉煤粉燃烧过程及结渣的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2 李永华;混煤高效低污染燃烧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3 王昕;流化床的流动模拟及结渣现象的探讨[D];清华大学;2005年
4 杨建国;电站锅炉煤粉空气富氧直接点火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周昊;大型电站锅炉氮氧化物控制和燃烧优化中若干关键性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杨卫娟;电站锅炉变负荷引起的水冷壁渣层热应力和吹灰在线模糊优化运行的基础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钱力庚;330MW电站对冲锅炉炉内过程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及四角锅炉变负荷研究及炉内过程通用程序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翁卫国;水煤浆代油清洁燃烧的研究及工业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9 冯兆兴;高挥发分煤种电站锅炉高效低NOx排放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10 杨祥良;基于声波测温技术的电站锅炉受热面污染监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忠;陕煤结渣过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高志成;电站锅炉结渣研究及预防[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3 许尧;电站煤粉锅炉结渣、积灰监测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4 裴志伟;大型电站锅炉炉内结渣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5 鲁文华;电站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在线监测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2年
6 白杰;电站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在线监测及智能吹灰的研究[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2年
7 程蛟;500MW锅炉机组燃烧调整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麻茂森;达旗电厂330MW锅炉受热面积灰监测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9 吴艳荣;内蒙古丰泰发电公司~#1锅炉结渣问题的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10 王成文;电站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在线监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甫;秸秆燃烧结渣问题解决[N];中国环境报;2006年
2 云阳;养壶之法[N];中国商报;2003年
3 彭展;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新工艺可增产30%[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关松 编译;澳大利亚煤质测试和评价技术[N];中国煤炭报;2005年
5 ;连续铸钢新技术问答(05)[N];中国冶金报;2004年
6 谭旭;以植物秸秆为燃料的生物质自动燃烧器问世[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7 熊丽华;江西九江发电厂1号炉进行等离子点火改造[N];中国电力报;2006年
8 ;烧火技术原则[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9 洪元绣;“三点水” 省了300多万元[N];中国冶金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