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能耗模拟用楼地和热桥传热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
建筑能耗模拟技术是研究建筑物围护在不同气候条件和使用状况下对建筑物全年能耗影响的有效手段。建筑能耗模拟程序都是基于建筑围护一维传热的假设而开发的,但建筑围护的某些部位的传热呈现明显的二维或三维特点,主要包括建筑物地下室和底层房间中与土层相接的围护(楼地),以及外墙、内墙、楼板、窗户等互相连接的部位(热桥);并且随着建筑物围护保温的日益加强,这些部位的传热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用原有的计算一维围护传热的方法计算这些部位会带来较大误差,因此迫切需要在建筑能耗模拟程序中增加处理建筑围护二维或三维传热的功能。
在研究楼地传热计算方法时,在地下区域热物性不随温度变化的假设下,分别研究各影响因素(室外大地表面温度、室内表面温度、邻室温差)作用下楼地传热的物理现象,通过分析传热物理现象的特点,得到大地表面温度引起的室内表面附加热流、计算室内表面温度影响的一维等效平板、计算邻室传热的附加隔墙。这些结果计算速度快,并且用传统动态有限差分法程序验证了其计算精度;这些结果很容易集成到建筑模拟程序的一维传热计算体系中。
在研究热桥传热计算方法时,将其边界影响因素分为外部扰量和内部扰量两部分,外部扰量指与室外空气或邻室空气相邻的表面的温度,而内部扰量指与室内空气相邻的表面的温度;在热桥区域热物性不随温度变化的假设下,分别研究外部扰量和内部扰量作用下热桥传热的物理现象,通过分析传热物理现象的特点,得到计算外部扰量影响的一维外扰等效平板、以及计算内部扰量影响的一维内扰等效平板。求解外扰等效平板和内扰等效平板的计算速度快,并且用传统动态有限差分法程序验证了其计算精度;这些结果很容易集成到建筑模拟程序的一维传热计算体系中。
本文中楼地和热桥的研究成果为建立楼地和热桥的动态传热数据库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本文还研究了楼地和热桥动态传热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
|
|
|
1 |
洪家栋;;住宅中的热桥与节点处理[J];住宅科技;1992年08期 |
2 |
许鸣,杨江金,周达良;节能建筑外墙保温隔热层厚度确定的设计要点[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3年12期 |
3 |
夏赟,宋志晨,赵旸;关于影响砌块节能效果的因素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3期 |
4 |
南艳丽;冯雅;谷晋川;王磊;;夏热冬冷地区热桥对节能围护结构的影响[J];建筑节能;2007年03期 |
5 |
张秀敏;王贵忠;鞠泽青;;外保温复合外墙热桥结露分析与防治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09年12期 |
6 |
王栋;王纪芳;;外保温复合外墙热桥结露防治技术[J];住宅产业;2010年08期 |
7 |
刘文海;刘爱吉;岳程;;外保温复合外墙热桥结露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3期 |
8 |
吴俊云,王刚,刘训海,邬志敏,陈芝久;空调客车厢体结构传热数值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9 |
张有强;;内、外保温对热桥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年05期 |
10 |
郝小罗;;建筑实施外墙外保温方法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8期 |
11 |
赵德伟;陈永良;潘玉勤;;现浇泡沫混凝土自保温体系在寒冷地区应用探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9年05期 |
12 |
孟群,夏延峰,毕百良;浅析冬季室内墙体结露及防治[J];低温建筑技术;2000年02期 |
13 |
南艳丽;冯雅;谷晋川;王磊;;建筑热桥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3期 |
14 |
邢国起;于景杰;马翠芬;吴俊喜;王亦德;;保温混凝土多孔砖节能建筑体系的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9年01期 |
15 |
曹阳;;浅谈建筑节能与建筑体形设计[J];山西建筑;2009年28期 |
16 |
张晶,赵荣辉,王堤;浅谈节能型住宅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1995年03期 |
17 |
邢国起;于景杰;马翠芬;吴俊喜;王亦德;;保温混凝土多孔砖建筑节能体系的研究[J];工程建设;2008年06期 |
18 |
沈正;王新荣;殷文;束光辉;;墙体自保温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0年05期 |
19 |
方泉强;;小议外墙内保温热桥的成因及处理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11年04期 |
20 |
杨崇惠,李静豪;建筑节能设计浅谈[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