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机理研究
【摘要】:
孔隙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研究一直是地球物理与石油勘探领域的一个热点。该问题源自不同尺度的孔隙、裂缝、溶洞与岩石骨架之间的耦合作用所产生的复杂地震特征。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孔隙介质的地震衰减机制,存在的问题包括复杂多孔介质的物理描述以及数值实现。针对该问题,本文分析了松弛骨架机制、松弛耗散机制的地震波响应特征,基于傅立叶变换数值模拟了含中观流双孔介质的地震波场。
实际储层中的岩石是一种非完全弹性的材料,特别是当流体渗入后,岩体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粘弹性。本文基于Biot理论,考虑了多孔介质中的固体骨架的松弛特征。引入纵波品质因子、横波品质因子与耗散品质因子三参数描述孔隙介质中的松弛机制,采用虚谱法在地震频段进行波场模拟,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与Carcione1999年的计算结果以及其2006年得到的结论不符,本文的模拟结果证实,松弛骨架机制不仅适用于高频段,也可用于解释地震频段下的弹性波衰减现象,以描述固体微细颗粒的中观松弛特征。
为进一步从反演角度验证松弛骨架对低频地震的重要影响,本文对地震降噪与浅层粘弹性反演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地震反演预处理的地震降噪问题,本文结合小波分析设计了一种过零点滤波器,对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面波剔除研究。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对虚拟模型以及中国东部某地区的低频资料进行了多参数反演,反演结果显示浅土层具有可从地震资料直接观测的品质因子,这一点证明了松弛骨架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为调查孔隙流体流动与地震衰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推导了含中观流双孔介质中Biot绝对位移格式的波动方程,基于伪谱法给出一种离散傅立叶变换求解中观流的数值算法,模拟了含Biot耗散与中观流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场。对无流体流动、含中观流体流动与含两种流体流动的三个模型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显示:中观流体流动会将快纵波的能量转移给慢纵波,慢纵波的能量迅速衰减仍然需要归因于Biot耗散机制。
|
|
|
|
1 |
郑忠,高小强,石万元;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的格子气自动机模拟[J];化工学报;2001年05期 |
2 |
周清强;刘远志;;基于改进的BISQ地震波储层参数反演[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4期 |
3 |
侯望奇,江体乾;多孔介质中的粘性指进与分形特征(英文)[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年01期 |
4 |
徐文骏,郭建;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弹性波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2期 |
5 |
张德会;;多孔介质渗透率及其在金属成矿研究中的意义[J];云南地质;2006年04期 |
6 |
施玉;李菊香;;恒热流边界条件下流体横掠多孔介质中平板的边界层分析[J];低温与超导;2009年07期 |
7 |
张璐,印兴耀,孙成禹;双相介质的AVO正演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
8 |
郭建;;双相介质中 P 波波场的有限差分模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年02期 |
9 |
刘银斌,李幼铭,吴如山;横向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04期 |
10 |
汪越胜,章梓茂;横观各向同性液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平面波的传播[J];力学学报;1997年03期 |
11 |
章根德,刘曰武;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的细观-宏观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
12 |
孟庆生,何樵登,朱建伟,王德利;基于BISQ模型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数值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2期 |
13 |
严微微;刘阳;许友生;;用格子Boltzmann研究多孔介质内的自然对流换热问题[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4 |
杨通;刘峰;;多孔介质热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5 |
韩华,章梓茂,魏培君;双相介质二参数反演的同伦方法[J];工程力学;2003年04期 |
16 |
戴世坤;双相介质中震电效应和震电波场传播特性[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04期 |
17 |
彭传正;李才明;王明春;;基于改进BISQ模型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年01期 |
18 |
高建虎;刘全新;雍学善;刘洪;;双相介质叠前储层参数反演方法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10期 |
19 |
Y·M·巴达维;H·M·杜威瑞;黄雅意;;等通量多孔介质内填夹杂时,粘性和Joule传热对磁流体动力学自然对流的影响[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0年09期 |
20 |
赵凤文;;双相介质半空间中瑞利波的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