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接既有人防工程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在既有线旁修建新线工程,且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复线工程的建设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需要,因此,对新建隧道邻近既有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小什子—较场口区间段近接既有人防工程的小间距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对既有人防结构围岩稳定性、两隧道直接施工过程中相互影响和中间岩柱加固进行了研究。
(1)对小间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力分布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我分了三个部分来阐述:在单一洞室情况下;平行和重叠洞室情况;新线开挖引起既有线的内力重分布。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了解小间距隧道施工中两隧道相互之间影响的内力分布变化。
(2)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小较区间6-6断面:里程ZK1+962.029-ZK2+33.860的施工进行模拟。模拟新线开挖对既有人防结构的影响、既有人防扩挖对既有结构的影响、隧道开挖对中间岩柱体的影响。主要研究新线施工中既有结构上方和新线上方地表的沉降、既有结构拱顶沉降和既有结构支护内力的变化;既有结构扩挖对既有结构产生的影响。
(3)研究新线和既有结构之间岩柱体的加固措施和爆破技术的控制。小较区间6-6断面隧道施工采用的是光面爆破法,并采用层层剥落的爆破工艺进行爆破施工,减小对周边围岩的扰动。但中间岩柱体依然会受到较大扰动,因此,对中间岩柱体的加固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段施工主要采用对拉锚杆注浆进行岩柱体加固,并利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岩柱体加固之后新线开挖对中间岩柱体和既有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