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速列车内GSM-R频段的宽带微带天线设计与研究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在列车上测量GSM-R频段电磁信号的实际需要,设计一款工作在885MHz~935MHz的接收天线,要求在该工作频段内天线的驻波比VSWR≤2(回波损耗S11≤-10dB)、各频点的最高增益都高于3dB、且半功率波瓣宽度大于60°。考虑到在列车上测量电磁信号的便携性,这里采用物理结构尺寸相对较小的宽频带微带天线来实现。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然后通过HFSS软件仿真建模,根据天线理论对等效偶极子天线结构进入深入研究改进,并设计出一款满足上述指标的新型宽频带天线。最后利用实验室的天线测量系统对制作的天线进行实际测量,发现天线的方向图与仿真结果有一定误差,并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如下:
首先,介绍了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微带天线的定义、结构类型、优缺点及应用、辐射原理、馈电方法、宽频带技术等。
其次,阐述了微带天线常用的三种分析方法,传输线法、腔模理论、有限元法,为后面的微带天线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根据天线的性能指标,设计了一款工作频带覆盖782MHz~938MHz,相对带宽达到18.82%的新型天线。天线的整个设计流程从最典型的矩形微带贴片天线开始,然后根据天线理论,将微带贴片天线改进为等效偶极子天线,使其具有宽频带特性。并针对等效偶极子天线的方向性向多个方向辐射的问题,根据天线理论中反向器和引向器的理论,对等效偶极子天线的结构优化改进,使微带天线同时具有宽频带和定向测量的良好性能,并最终确定天线的各个尺寸。同时,对天线结构的物理参数对天线性能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整个设计过程都通过HFSS软件仿真实现。
最后,根据传输线理论,提出了一种测量介质板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在电波暗室测试环境中,利用天线测量系统对制作出的天线的驻波比、方向图、增益、天线系数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除天线的方向图与仿真结果有一定误差外,其它性能吻合很好,并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
|
|
|
1 |
车仁信,张坤武;微带天线作为车载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理论探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2 |
赵云,帅农村,苗放;一种微蜂窝室内吸顶式基站天线的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
3 |
张军,朱旗;利用混合模型法计算微带天线间互耦[J];微波学报;2004年03期 |
4 |
周碧峰;;微带天线工作原理和设计[J];电子技术;1980年01期 |
5 |
K·马德儒比;梅岭;;关于微带天线的空腔容积内所储存的能量的精确表达式[J];雷达与对抗;1986年05期 |
6 |
徐琰,张立东;矩形微带串馈线阵的设计和仿真[J];制导与引信;2003年04期 |
7 |
韩庆文,易念学,李忠诚,雷剑梅;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实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8 |
牛俊伟,钟顺时;柱面共形蝶形微带天线的阻抗特性和方向图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
9 |
曾文波;方形切角园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0 |
董伟伟;;改变微带天线基板形状实现圆极化[J];遥测遥控;2008年05期 |
11 |
丁君;王小平;陈志亮;;双频天线的设计与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1期 |
12 |
夏京祥;;毫米波微带天线[J];火控雷达技术;1987年04期 |
13 |
饶亲江,龚中麟,徐承和;偏心圆环及同心圆-椭圆环微带天线的谐振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4 |
丁卫平,徐金平;背腔式微带天线电磁散射分析的FEM/POPTD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
15 |
吕文俊,程崇虎,朱洪波;一种小型加载微带天线的设计[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6 |
杨勋,刘积学;短距无线RF-MEM S前端演示模块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5期 |
17 |
车仁信;张坤武;程鑫;;微带天线参数模拟测试[J];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3期 |
18 |
王昊;;IE3D仿真软件在天线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武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19 |
潘雪明;王泽美;焦永昌;;一种新型双频双极化微带偶极子天线[J];空间电子技术;2006年S1期 |
20 |
孙玉发;微带天线技术及其发展[J];无线电工程;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