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优化方法的高速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2年我国将建成12500km的高速铁路,届时将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基本架构。高速铁路由于列车密度大、速度高、运输生产节奏快、整体性强,当出现各种随机干扰时,运行调整难度大,易出现大规模列车晚点状况。并且我国高速铁路在运营初期采用的“高中混行”运输组织模式,也使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更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传统的方法更多考虑的是确定变量环境下的优化问题,无法适应受不确定性影响显著的高速铁路实际运行生产环境。因此,考虑引入不确定性因素的优化模型与方法来解决高速列车运行调整问题将是我们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行实际,分析了高速列车运行调整的产生原因、特性、影响因素、原则与措施以及高速列车运行图等基本问题,并借鉴经典列车运行调整模型既有成果,深入分析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各种随机干扰下的参数及约束特性,确定了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列车停站时分及列车的区间追踪间隔此等约束的模糊性及分布,以总晚点时间最少和晚点列车数最少为组合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模糊不确定性约束条件下的高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然后根据基于Zimmermann对称模型求解思想的容差法,设计模糊模型的求解步骤,并利用分枝定界方法对求解步骤中的确定性传统数学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选取京沪高铁沪宁段运行调整问题为实例,基于IBM ILOG优化平台及JAVA开发环境进行二次开发,建立起以本文提出模型及算法为基础的全新高速列车运行调整仿真环境,搭建出晚点、限速及其复合状态下的运行场景,分别进行求解,验证了本文所述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本文为模糊环境约束条件下的高速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是对高速列车运行调整理论的探索和补充,为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自动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
|
|
|
1 |
张秀利,梁迎春,袁爱华,董申;机械结构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2 |
周广林,刘春生,李阳星;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模糊优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3 |
翟钢军;方金苗;赵亮;;基于构件可靠性的模糊优化方法[J];中国海洋平台;2006年01期 |
4 |
赵佳军;黄晓明;邓学钧;;模糊优化在公路柔性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1991年06期 |
5 |
崔振才,郭林华,田文苓;水资源系统模糊优化多维动态规划模型与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
6 |
康宁;人防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的综合评价问题[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
7 |
林建辉;柴油机模糊优化控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5年01期 |
8 |
黄洪钟;机械系统可靠度的多目标模糊优化决策[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6年04期 |
9 |
关凯书,张美华,吕宝君;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模糊优化设计[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0 |
李煜,董卫真;工业色彩设计中的模糊优化[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1 |
殷际英;振动机槽体质量的模糊优化方法[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2 |
林国湘,彭庆林,刘迪荣;具有模糊可靠度约束的弧齿锥齿轮参数的模糊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2001年07期 |
13 |
吴玉国;宋崇智;谢能刚;;遗传算法在行星齿轮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传动;2007年01期 |
14 |
翁建生;孙伟;;应用模糊优化方法 确定切削加工参数[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0年02期 |
15 |
李梦薇,金如麟,谭茀娃;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智能设计专家系统[J];微特电机;2000年06期 |
16 |
马春翔,时轮,胡德金;基于模糊优化理论的机械零件材料的优选[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S2期 |
17 |
王建中,傅湘林,曾芳,刘朝斌;基于GA的普通圆柱螺旋弹簧的模糊优化设计[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8 |
陆君;文怀兴;;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模糊有限元优化[J];机床与液压;2011年07期 |
19 |
白广忱,黄洪钟;机械系统可靠性的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1998年01期 |
20 |
张秀利,梁迎春,董申;扩展的结构模糊优化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