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

郑翔  
【摘要】:摘要:房地产开发用地从其所有者——国家流转到使用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过程,既是土地产权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也是国家土地政策得以实现的过程。政府作为土地所有者,在产权流转过程中获得产权收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同时作为公共管理者,通过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管制实现土地社会需求及社会目标、维护正常有序的土地秩序。我国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在实践中处于城乡分割状态,政府管制行为失范,面对利益多元化的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主体,政府作为管制者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完善管制措施,采取有效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一级市场,从政府管制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理论基础、政府管制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取得和使用等方面对现行管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完善政府管制的政策建议。此外,尽管政府对土地上下空间的管制还处于起步阶段,考虑到土地上下空间的资源价值和管制的前瞻性,因此本文将房地产开发用地上下空间政府管制作为特殊问题加以研究。 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用地进行管制的必要性和可能存在的弊端,提出管制目标应该是实质公平、社会效益和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协调。为了更好的进行制度分析,对我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制度变迁作了必要的回顾和梳理。 其次,论文对政府管制机构进行研究,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制利益存在冲突,地方政府有偏离中央政府管制目标的利益激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着管制策略差异。对政府管制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设计促进房地产开发用地配置效率的管制规则。为提高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效果,应削弱管制机构之间的博弈动机,建立土地资产经营公司分隔管制机构职能,形成规范化的管制效果评价体系。 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具体制度。为促进形成合格的房地产开发市场主体,避免土地资产流失实现公益目标,政府不仅形成一般性的市场准入管制和市场退出制度,而且通过对特殊主体的市场准入限制和土地收回的强制退市管制来对市场主体的特殊问题进行管制。但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具体事务的事事审批并不能保证房地产开发用地能够得到实际合理的运用,反而会助长政府管制过程的寻租行为。因此,应该提高房地产开发主体入市“门槛”,在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房地产开发主体实施动态资质管理,建立具体化的房地产开发主体管制规则并且发挥房地产协会等自律组织在管制中的作用。 通过调整经营性土地供应量和供应结构来控制土地使用是政府管制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的主要措施。房地产开发用地取得要符合土地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措施的相关规定,具体程序上则是通过出让和划拨的形式,其中在出让制度中又包括协议、招标、拍卖和挂牌等几种方式。政府通过对房地产开发用地取得过程的控制,发挥土地调控作用实现政府土地政策目标。因此应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规划,采用多样化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量控制手段,完善管制的法律规则。同时完善房地产开发用地取得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将土地出让制度改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出让,严格划拨土地和出让的界限,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秩序。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进行实际使用之前,作为土地新的土地使用权人和土地原有土地使用权人出现的产权冲突,应通过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来进行协调。针对土地拆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要明确政府角色定位,一方面要改革现有土地使用制度,让被拆迁人分享房地产开发带来的土地增益;另一方面要强化土地政府管制,以行政权力保护拆迁关系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为了避免政府“管制失灵”,要对政府管制行为形成制度约束。 土地上下空间立体开发的现实需要促使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政府管制突破了平面管理的传统,形成土地多层次的立体管理。土地上下空间的使用使得土地权属关系更为复杂,土地空间权利的行使可能引发与土地使用权的冲突。政府可以设立专门土地空间管制机构,明确立体开发管制目标和经营理念,形成鼓励土地上下空间开发的机制,明确土地上下空间权利客体范围,实行土地上下空间整合开发建设,建立空间权利冲突解决机制。 最后,论文以北京市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实例来分析政府管制具体内容,对管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照论文前面分析所建立理论逻辑,提出完善北京市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的设想。认为北京市房地产开发用地一级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求政府管制职能应与市场机制形成相互协调的交互式与立体式的调节机制。政府管制应促进形成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利益平衡机制,应从政府管制机构、房地产开发主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房地产开发用地取得和使用、房地产开发用地上下空间的使用等方面对管制措施和管制程序进行完善,为规范房地产开发用地市场的提供制度保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绵琪;;房地产市场热乎?冷乎?——南京下关94房地产交易会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1994年08期
2 郭晓鹭;;北京房地产“南 征”二十一世纪[J];房地产导刊;2000年01期
3 苗盼 ,张会新;对我国房地产泡沫原因的浅析[J];价格与市场;2005年11期
4 安体富;王海勇;;短期政策调整:着力发挥税收对房地产需求的调控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58期
5 常广庶;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 刘琳;;两道“闸门”限制地产上涨空间[J];中国投资;2008年01期
7 王开泳;张宪玉;;分众开发:房地产开发的新动向[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12期
8 郑易;;房地产商的品牌“赢”销[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年05期
9 ;对话[J];楼市;2010年Z4期
10 程旭;;政府管理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研究[J];才智;2009年03期
11 ;和信·摩尔[J];品牌;2005年09期
12 夏南凯;上海房地产开发的若干问题和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4期
13 李斌,孙绍斌;加大专项治理力度 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5期
14 ;北京市2001年房地产开发情况和2002年发展思路[J];首都经济;2002年03期
15 杨景百;;地产三巨头不认账地产泡沫[J];科技经济市场;2003年05期
16 王琦;朱孟依逆势布大局[J];中国企业家;2005年19期
17 朱德华;;齐心协力扬帆起航 抓住机遇再创辉煌[J];八桂侨刊;2007年03期
18 虞晓芬;裘颖;;上市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房地产;2007年11期
19 乔丽娜;;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企业环境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5期
20 李启超;;城市规划下的房地产开发——理论分析与经济学研究[J];河南建材;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珊;;由英特纳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由中建三局东北分公司施工的利用“HAB”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做为填充墙的财富中心组群大厦14万m~2工程的应用[A];第三届粉煤灰在新型墙体材料中综合利用成果交流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2 罗卫军;;浅议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管理[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姚旭;贾焱;;哈尔滨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暖;赵艳珍;乔相飞;;虚拟现实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熊方军;;基于AHP的房地产开发商贷款风险评估[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何俊;;房地产商标权保护现状分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7 苏斌;朱效英;;浅议房地产开发和土地市场发育[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朱铎军;;房地产开发企业偿债能力的初步评价[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9 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课题组;关木根;邹四华;;天津市房地产资金与市场的综合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5年度)[C];1995年
10 叶康保;胡石元;;房地产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翔;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建喜;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郭亚力;房地产投资信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金海燕;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川;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及住房市场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曾龙;中国住房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吴清旺;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以民事权利保障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康耀江;商业房地产开发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王安民;房地产定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周丽;中国房地产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瑀;绵阳DC住宅小区项目市场定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洪颖;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罗海宁;房地产投资风险综合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侯志国;中国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杭琦;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苏李;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王娜;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吴敏;JN房地产公司“凤凰城”项目营销策划咨询方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宋海;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刘金龙;房地产开发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孔颖;心诚打造出的金字招牌[N];衡水日报;2009年
2 主持人 徐晓宇;宋维根:让人民安居 让城市更美[N];锦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方建民;吉林中鹏集团以专业化集约化实现快速发展[N];消费日报;2009年
4 资料采集 王丹;秋高气爽 正好买房[N];成都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吴新春;我市重拳整顿房地产交易市场[N];湘潭日报;2006年
6 记者 陈智博;我市召开冬季房交会说明会[N];鞍山日报 ;2008年
7 魏巍 记者王双;市建委多举力推房地产开发[N];盘锦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孙滨秦文;王光银带领长城集团在不断创新中发展[N];华兴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曾冬梅;罗臻毓:“跨界”之旅[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10 李泽兵;住宅区活动场所为何盖楼房?[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