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数据的网格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理论初探和实现

赵明  
【摘要】:“基于数据”是指研究的出发点是被研究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获得被研究对象的特征、模式和规律,进而实现对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网格化”,又可称为是单元化,是一种系统划分和组织形式,目的是通过将系统“网格化”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从而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控制效果的改善等。 论文以城市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驱动思想和网格化管理理论探讨城市数字交通系统的构建和实现。建立了基于数据的网格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体系框架,提出交通网格的划分原则以及网格化交通流数据采集设备布点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交通系统运行状态的评价等相关研究。在城市交通系统研究中,无论是基于数据的理论还是网格化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都属于前沿课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总结如下: (1)给出数字交通的一种定义,研究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 从已提出的数字交通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出发,提出数字交通新的定义;指出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3个阶段,分析了交通工程、数字交通与智能交通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给出了基于数据的网格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研究框架,提出基于数据的网格化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触发机制等。 (3)提出了一种交通网格概念,给出交通网格的划分原则和方法,归纳了网格化交通流数据采集技术选择,给出了网格化数据采集设备布点原则。 (4)以交通流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针对信号化交叉口,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的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评价方法;针对快速路交通,提出一种基于路段旅行时间的快速路拥堵状态评价方法;针对交通网格,提出了基于核查线的交通网格运行状态评价方法。 (5)通过项目“深圳市网格化车牌照识别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实现了论文中的部分内容,并对系统建设的不足也进行了总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兴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0年06期
2 孙波;智能交通在意大利的应用和发展[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1年05期
3 马彧,高辉;社区公共自助交通工具与智能交通管理的发展前景[J];汽车科技;2003年05期
4 麻霄红;谈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J];汽车实用技术;2003年02期
5 张小明;智能交通离我们有多远?[J];现代交通管理;2003年07期
6 ;业界信息[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04期
7 苏威,琚雪梅,刘焱;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在城市交通指挥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05年04期
8 ;信息简讯[J];汽车与安全;2006年06期
9 ;2006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创新论坛[J];城市交通;2006年04期
10 赵波;;ITS改变着我们的生活——2006城市智能交通新闻回眸[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年01期
11 ;智能交通(ITS)是汽车导航的发展目标[J];音响改装技术;2007年12期
12 ;广州智能交通信息服务产业联盟成立[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9年05期
13 滕丽静 ,朱先玉;迈向21世纪的交通——’99国际智能交通(ITS)技术交流暨展览会观感[J];汽车与安全;1999年06期
14 庚晋,子荫;智能交通迎面而来[J];汽车与社会;2000年03期
15 ;第四届亚太地区智能交通(ITS)年会在北京落幕[J];ITS通讯;2000年03期
16 黄解军,潘和平,万幼川;构建智能交通推动数字城市的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3期
17 ;智能交通技术与应用的盛会——凌华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峰会[J];中国仪器仪表;2004年05期
18 舒苏;智能交通——系统方法在道路交通问题上的成功运用[J];大众科技;2004年10期
19 王江燕,李鹏飞;奥运会交通的综合管理与信息化[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年04期
20 ;第十二届智能交通国际大会[J];ITS通讯;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凌;陆毅;;加快推进智能交通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写在苏沪两地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开通试运行之际[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2 周峰;陈建阳;王月娟;;基于面向对象的智能交通诱导控制系统仿真技术[A];'9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陆渝;崔贯勋;陆胜;;城市智能交通终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刘阳;方守恩;杨阿荣;;地下快速路车辆运行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赵晨;陈柳媛;雷磊;李今;;基于Geoprocessing与共享地理数据资源的智能交通数据生产模型[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6 王红玲;聂庆娟;;以低碳理念为先导的快速路特色塑造——以河北省邯武快速路绿化景观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7 张国伍;钱大琳;;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构想[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毛伟辉;陈旭翔;蔡世贵;阙朝阳;;智能交通路况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崔艳萍;唐祯敏;武旭;;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关键问题探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田翠华;于天放;刘革;;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交通仿真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基于数据的网格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理论初探和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曹妍;本体理论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语义集成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王亮;城市快速路交通流采集与控制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孙晋文;基于Agent的智能交通控制策略与可视化动态仿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5 王泽河;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于万霞;基于流量预测的城市单交叉路口多相位交通信号的控制技术[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7 许言午;面向行人检测的组合分类计算模型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刘循;智能交通中运动汽车检测及识别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夏黎;智能交通视频监视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巩大力;城市交通智能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红卫;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周春蕾;基于FPGA技术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3 游健;基于视频的违章车辆自动检测系统[D];四川大学;2005年
4 赵静;智能交通通信平台的构建和应用——底层无线数据传输和终端的研究和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5 王福斋;智能交通系统(ITS)通信平台的搭建——软件无线电技术在中频数字化接收机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6 程民;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徐德文;基于视频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惠婷;基于信息技术的武汉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孙芝祎;基于ARCOBJECT的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杜凌翔;基于.NET的交通公路指挥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道阻且长智能交通显身手[N];计算机世界;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夕;智能交通:京城上帝之手[N];北京科技报;2010年
3 记者 谢莉葳;智能交通标准先行[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智能交通体系两年初步建成[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子倩;青岛智能交通产品“畅销”全国[N];青岛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刘青;安徽“智能交通”在提速[N];安徽经济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郭宇;物联网时代到来 催熟智能交通设备业[N];中国工业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孟庆丰;智能交通将更加关注百姓出行需求[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毛丽萍;南京两年打造“智能交通”[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0年
10 记者 毛庆 实习生 韩斌;我市将花两年时间打造“智能交通”[N];南京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