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压脉冲水中放电特性及亚甲基蓝模拟废液降解研究

张祥龙  
【摘要】:高压脉冲水中放电降解有机物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是脉冲功率技术与环境水处理、等离子体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集合高能电子辐射、紫外光辐射、自由基氧化等多种高级氧化技术于一体。不但对目前各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更因其简便、高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具备了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文从能量角度出发,采用气液两相放电等离子体和化学的方法,在分析高压脉冲水中放电特性及系统参数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液降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搭建一套反应器扩大条件下的水处理实验平台,为高压脉冲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放大和工业化应用打下基础,提供有益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结论包括: 1)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纳秒级高压脉冲电源。采用电容储能方式的双火花隙充放电回路隔离设计;通过对电路建模及解析求解,分析了电源主电路的最佳工作状态并由此确定电路各参数值。利用工程电磁场仿真软件对电源核心元件多电极旋转火花隙开关,其不同旋转角度下的关合开断电场强度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旋转火花隙充放电回路中强烈的电场畸变能够保证开关的可靠动作;同时达到减小电极烧蚀,延长工作寿命和降低放电分散性等目的。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研制的纳秒级脉冲电源具有:单脉冲能量可调(0.25J-20J)、平均功率可调(25W-2kW)、高重复频率(20-600Hz)、陡峭上升沿(100ns)、窄脉宽(1μs)、可靠开断、耐烧蚀等优点,能够达到等离子体水处理应用要求。 2)结合传统针-板反应器与线-板反应器特点,设计研制了大容量水处理用等离子体锯齿线-板放电反应器。该反应器总设计容量达到42L,采用四象限锯齿线电极,可以根据需要组成多单元串并联放电模式,在形成多个放电通道的同时更加注重气液混合放电的协同效果。 3)研究了单一水介质条件下系统主要参数对脉冲放电特性的影响,包括波形特征和脉冲能量利用情况。实验表明:提高交流输入电压、增大脉冲储能电容及溶液电导率,减小放电间距等都能够使单脉冲注入能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能量注入效率发展情况却各有不同:提高输入电压使得能量注入效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增大脉冲储能电容只能让能量注入效率一直下降;增大溶液电导率及减小放电间距却可以保持能量注入效率不断提高。 4)分析了高压脉冲水中放电过程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活性物质(如羟基自由基、臭氧、过氧化氢等)成因及各自降解转化机理。放电产生的过氧化氢和臭氧分别在25min和9min左右的反应时间出现溶解转化,过氧化氢的生成浓度远高于臭氧。过氧化氢和臭氧的产率都随放电间距和溶液电导率的减小而线性增大;曝气的加入削弱了电导率对放电特性的影响。不同曝气条件下,过氧化氢产生浓度次序为:无曝气氧气空气氮气;臭氧产生浓度次序为:氧气空气氮气无曝气,均与各自反应历程和能量利用情况有关。 5)依托所设计研制的电源/反应器系统,从直接氧化角度和能量利用角度两方面出发,考察了系统主要参数对亚甲基蓝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以此为参考对各参数进行优化总结,达到整体电源/反应器系统的良好匹配。亚甲基蓝溶液的氧化效率和氧化速度都随交流输入电压、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储能电容的增大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这种提高通常以高能耗为代价。放电间距和溶液电导率的加大降低了亚甲基蓝氧化效率;入口质量浓度、空气曝气量及溶液pH的增大有助于亚甲基蓝氧化速度和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的提升。不同反应溶液体积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扩大化条件下,处理量越大,能耗越低,运行成本在系统优化整合后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阿丹;林仙丽;王超;钟爱国;;Fe_2O_3-SnO_2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的实验研究[J];浙江化工;2007年12期
2 王国峰;杨世鹏;;膨润土成型吸附剂的制备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2期
3 孙洪伟;储德清;苏良词;于志日;董云娜;;不同晶型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J];纳米科技;2011年01期
4 何洁;沈江剑;冷慧;冯明珠;;不同金属卟啉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5期
5 李小华,冯连生,丁柏涛,马美华;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夏钟文,侯梅芳,万洪富,李芳柏;火山岩型膨润土原矿的脱色性能研究[J];生态环境;2004年03期
7 李志群,唐宁莉;O_3~--I~--亚甲基蓝-阿拉伯胶-聚乙烯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碘[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4年04期
8 纪智玲;翟玉春;李英杰;王红心;张翔;;活性炭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研究[J];辽宁化工;2006年04期
9 潘洁;沈聪;李琴;刘杰;阮新潮;李黎;;微波协同铁屑内电解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J];应用化工;2006年09期
10 张娇;耿永娟;朱世富;昌晶;陈翔;;有机质对土壤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1 苏碧桃;王克;胡常林;慕红梅;董娜;佟永纯;白洁;雷自强;;TiO_2中空纤维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J];化学试剂;2008年02期
12 宋锦;田秀君;方莎;;硫化镉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13 李冬;尹国杰;;改性煤矸石吸附亚甲基蓝的研究[J];非金属矿;2008年04期
14 江芳;郑正;郑寿荣;许昭怡;安立超;;焙烧温度对TiO_2纳米管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8年06期
15 刘转年;王念秦;;超细粉煤灰吸附亚甲基蓝的机理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8年06期
16 王慧;赵学财;张春荣;申大忠;;多元线性回归法测定亚甲基蓝聚合的热力学参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7 穆云亭,董陆陆;层析用氧化铝的回收活化及有关性能检验[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18 陈君珍;;亚甲基蓝试验液浓度与存放时间的关系[J];生物质化学工程;1992年05期
19 李芳柏,古国榜,黎永津;WO_3/TiO_2复合半导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1999年04期
20 王红斌,杨敏,宁平,王炯;沼泽土腐殖酸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研究[J];环境工程;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艳茹;丁鹏;成宝海;张敏;常超;;功能化石墨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A];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合;王慧颖;杨泽健;薛向欣;赵娜;;高钛渣作为光催化材料降解亚甲基蓝的实验研究[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3 李晓娟;张慧婷;许佳;杨梅竹;陈玲;何志勇;喻发全;;磁粒子/纤维素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程凤莲;孟范平;周游;杨洋;;大型海藻浒苔对碱性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林德娟;陈淑凤;汪信;陆路德;;α-Fe_2O_3/K~+纳米材料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染料的研究[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6 王浩红;徐承天;陈邦林;;TiO_2/CdS/Fe_mO_n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杨合;薛向欣;刘卯;董学文;左良;;我国几种含钛物料作为光催化材料降解亚甲基蓝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8 张春勇;郑纯智;张国华;文颖频;;水热法合成花状BiVO_4及其光催化降污水性能[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衣晓凤;郑晋生;赵一兵;;CdS纳米棒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王娟;王勇;杨帆;杨秀荣;;基于双偏振测量技术的DNA-亚甲基蓝相互作用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芳敏;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亚甲基蓝溶液及其体系气液相中活性粒子化学行为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祥龙;高压脉冲水中放电特性及亚甲基蓝模拟废液降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冯清华;含木质素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邵霞;TiO_2/C纳米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5 万军民;四苯基卟啉衍生物光诱导电子转移动力学及其敏化TiO_2可见光催化染料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韶平;环境敏感型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莉;基于酵母模板/载体的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处理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金玲;等离子体协同光催化剂处理微污染水[D];天津大学;2012年
9 李大伟;热解稻壳炭基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基础[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苏碧泉;修饰电极上亚甲基蓝和对硝基苯酚光电催化机理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仁举;血浆中病毒灭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郑轩;菲和亚甲基蓝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高永林;亚甲基蓝衍生物的合成[D];天津大学;2011年
4 张愿成;纳米结构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处理染料废水[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孙璐霓;亚甲基蓝染料在海水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韩璐;有机插层微晶白云母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党艳;生物质廉价吸附材料对Cr (Ⅵ) 和染料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田浩廷;溴化氧铋光催化氧化降解布洛芬和亚甲基蓝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郑飞;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10 胡洲;亚甲基蓝荧光探针对DNA的分析及其在重金属和百草枯与DNA作用研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广凯;春季几种常见鱼病防治[N];天津日报;2008年
2 通威;水产禁用药物的替代产品[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十三)[N];农资导报;2006年
4 杨保国;春季鱼虾蟹等易患水霉病防治[N];中国特产报;2007年
5 沅江市水产局 柳富荣 李振;常见虾病的防治[N];湖南科技报;2006年
6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7 大刚;鱼种秋季进箱好[N];中国渔业报;2006年
8 大刚;鱼种秋季应进箱越冬[N];东方城乡报;2006年
9 赵亚东;春季鱼病防治 赶快着手启动[N];湖南科技报;2007年
10 文河;家畜用药时忌喂的饲料[N];农民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