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在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中的应用研究

康青  
【摘要】:换相失败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最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故障之一,可能会导致系统直流电流剧增、换流阀寿命缩短、直流输电功率减少及逆变侧弱交流系统电压不稳定等严重后果。若换相失败后的处理方式不当,可能引发后续的换相失败,连续换相失败可能引起换流站双极闭锁,导致直流传输功率中断。 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理论并通过对华东地区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即交流侧电压跌落。提出在逆变站母线处配置一定容量的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抑制换相失败。为了对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发出动作指令,需选取量化判据。综合考虑了对称故障与不对称故障及换相失败采取措施的安全裕度问题,本文提出抑制换相失败采取措施的动作判据临界值:电压跌落幅值,即临界电压降O.1pu。 分析对比现有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相关性能后选择STATCOM。详尽分析了STATCOM的需求原则、性能指标、主电路拓扑结构、等效模型,提出了合理的无功容量配置方案、主参数设计,以及STATCOM针对抑制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控制目标与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软件平台上仿真分析了在系统电压不同跌落范围时投入STATCOM对系统电压的动态支撑效果。研究表明:STATCOM可动态地提供电压支撑,等效扩大母线电压安全运行范围,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电压跌落所引起的换相失败及协助换相失败母线电压恢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隆福;周金萍;李勇;许加柱;刘福生;;HVDC换相失败典型暂态响应特性及其抑制措施[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4期
2 黎敬霞;钱晶;李捷;单节杉;;换流站交流侧故障对HVDC系统的影响[J];云南电力技术;2007年03期
3 何朝荣;李兴源;;影响多馈入高压直流换相失败的耦合导纳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4 刘炳君;李世作;;高压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研究[J];电气开关;2010年01期
5 陈树勇,李新年,余军,李涛,吕鹏飞,印永华;基于正余弦分量检测的高压直流换相失败预防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14期
6 林凌雪;张尧;钟庆;宗秀红;;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换相失败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6年17期
7 杨大春;刘天琪;李兴源;;基于Matlab的高压直流输电换相过程可视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年22期
8 陈红军;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及控制策略[J];华中电力;2001年05期
9 靳希;郎鹏越;杨秀;;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换相失败浅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强;欧阳瑞;冯中;;宝鸡—德阳HVDC换相失败仿真分析[J];四川电力技术;2010年02期
11 吴晔,殷威扬;逆变侧熄弧角GAMMA-KICK控制仿真计算[J];高电压技术;2005年02期
12 朱韬析;宁武军;欧开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年23期
13 朱艺颖,王明新,印永华;三广直流输电系统调试中阀避雷器爆炸事故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1期
14 魏建炜;林莉;成涛;牟道槐;;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器换相失败的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5 邵震;;高压直流系统换相失败对交流侧继电保护的影响[J];南方电网技术;2007年01期
16 王立刚;;中板SAFUT单元熔断器频繁熔断的原因分析[J];甘肃冶金;2010年04期
17 国建宝;牛新生;刘玉田;;交直流系统相互影响研究综述[J];山东电力技术;2008年05期
18 苑亚敏;王艾萌;徐文;;斩波串级调速系统换相失败的分析与仿真[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8年01期
19 艾飞;李兴源;李伟;徐大鹏;;HVDC换相失败判据及恢复策略的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08年04期
20 周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谐波分析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彬;王钢;李海锋;李志铿;;一种降低HVDC系统换相失败发生频率的模糊控制器设计[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王丽颖;文俊;徐超;李伟霞;曹智慧;陈熙科;;CCC与LCC换流器的比较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高彩亮;黄少先;廖志伟;;基于小波奇异值和支持向量机的HVDC换相失败故障诊断[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4 欧开健;荆勇;任震;;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研究——第一部分:换相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国建宝;牛新生;刘玉田;;受端山东电网稳定性分析[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孙志媛;梁小冰;孙艳;;基于EMTDC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仿真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蒋延林;张秀霞;;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观测影响的判定与处理[A];2011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1年
8 曹华珍;陈旭;荆勇;余军;班连庚;;广东直流多落点的动态性能和交直流相互影响初步分析[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白继彬;;三峡工程与高压直流输电[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牛继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渝红;交直流混合运行系统中的换相失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王路;复杂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和相关问题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刘俊磊;交直流系统故障相互作用分析计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尚荣艳;新型换流变压器及其滤波系统对直流输电换相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许加柱;新型换流变压器及其滤波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张璞;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震;多馈直流系统接入对交流电网的影响及混联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季;滤波换相换流器及其对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影响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9 杨卫东;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青;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在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2 徐松林;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故障诊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汝莲;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瞬态特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4 慈文斌;±660kV银东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高彩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诊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金福德;HVDC系统换相失败故障对交流侧保护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5年
7 罗龙波;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时间离散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索明贵;多直流落点系统中高压直流换相失败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陈桥平;云广直流接入后交流电网故障对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玉东;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长浩 姚雷 黄兴勇;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N];国家电网报;2007年
2 许红洲;西电东送再添“生力军”[N];经济日报;2006年
3 陈敬农;安徽送变电公司创四个“世界之最”[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刘文硕 通讯员 包鹏 方惠忠 杨忠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试运行[N];国家电网报;2010年
5 漆小均;搁置争议 四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记者 刘凌林;国电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N];中国企业报;2007年
7 徐建华;急需建立相关标准体系[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姚雷舒文雯;特高压直流输电前程似锦[N];国家电网报;2007年
9 记者 姚雷 武星;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成套设计通过审查[N];国家电网报;2007年
10 寻凯 王云 邹小民;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设进入架线阶段[N];国家电网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