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光谱成像的人脸活体检测
【摘要】: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商业化应用也愈加广泛。然而在传统的基于RGB成像的人脸识别身份验证和安全防护等系统中,合法用户的人脸容易被照片、视频、面具或者三维的人脸模型所假冒,因此基于RGB成像的方法难以胜任人脸活体检测的任务。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针对人体皮肤活体检测,为了提取人体皮肤独特的反射率信息,建立了套多光谱成像系统。建立了人脸和生活中常见类人脸物品(照片、面具、三维人脸模型)的多光谱人脸数据库。
2.以多光谱图像中人脸皮肤的反射率信息为基础,结合人脸轮廓和五官的梯度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特征的多光谱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其中,为了降低外界光光照的影响,提出了4种不同的反射率梯度特征。
3.基于上述的多光谱人脸数据库和特征提取方法,利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训练活体人脸检测分类器,验证了上述特征的有效性,对正面人脸的检测率达到98.3%,误检率为1.3%。并且,从不同波段、不同人脸姿态方面对本论文方法也进行了进一步测试和分析。
基于成本较低的多光谱成像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特征的活体检测方法,并基于所建立的多光谱数据库测试了方法的有效性,展现了多光谱成像技术在未来的应用潜力。
|
|
|
|
1 |
周激流,张晔;人脸识别理论研究进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9年02期 |
2 |
张林,胡波,凌燮亭;基于主元分析和Fuzzy ART模型的人脸识别算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1999年03期 |
3 |
于东亮,苏光大;人脸指纹综合识别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6期 |
4 |
丁嵘,苏光大,林行刚;复杂背景下人脸的鲁棒识别[J];中国激光;2003年06期 |
5 |
王志良,陈锋军,薛为民;人脸表情识别方法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3年12期 |
6 |
陈绵书,陈贺新,桑爱军;计算机人脸识别技术综述[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S1期 |
7 |
李刚,周智明,王舒宜;姿态相关的人脸自动识别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3年S1期 |
8 |
周敬利,吴桂林,余胜生;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4年11期 |
9 |
付昀,郑南宁;线性人脸对象类模型的匹配提升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
10 |
;美国人拍到“笑脸太阳”:云彩勾勒出微笑的人脸[J];科技传播;2010年14期 |
11 |
;G20首尔峰会采用人脸识别系统[J];中国防伪报道;2010年12期 |
12 |
高西奇,周洪祥,何振亚;基于小波变换的主元分析人脸图象识别[J];东南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3 |
施可为,傅锡天,蔡安妮,孙景鳌;含人脸的前景在活动图像序列中的分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4 |
李士进,闵丽娟,朱跃龙,徐立中;基于结构和统计信息融合的人脸检测[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1年03期 |
15 |
左力,李治国,李锦涛,高文;基于标注图像的MPEG-4人脸运动参数获取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1年S2期 |
16 |
何海峰,王林泉,葛元;灰度图像中基于像素分布特征的人脸定位[J];计算机工程;2002年06期 |
17 |
王伟,马建光;人脸识别常用方法及其发展现状[J];兵工自动化;2002年01期 |
18 |
李江,郁文贤,匡刚要,宋海娜;一种复合模式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9 |
黄玫,孙兴华,金国英,徐光祐;新闻视频显著人脸检索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7期 |
20 |
李春明,李玉山,庄庆德,关晓丹;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