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动态协调控制的仿真研究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能源危机和席卷全国的雾霾天气问题日益加剧,关于汽车排放的议题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了当前的主要趋势,混合动力汽车由于综合了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优点,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单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对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发动机、电动机和离合器三者的扭矩动态协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平顺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的单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仿真模型。模型由发动机模型、电动机模型、膜片弹簧离合器非线性操纵模型、离合器执行机构模型、AMT模型和整车动力学模型等组成。发动机和电动机采用试验数据和查表相结合的方法法建立其一阶动态模型。在考虑从动盘轴向变形以及分离指弯曲变形对载荷特性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非线性操纵模型。
本文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各种工作模式的特点和模式切换的过程,将工作模式切换过程分为两类:发动机切入动力系统过程和发动机退出动力系统过程。以工作模式切换过程平顺性为目标,采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出切换过程中的发动机、电动机和离合器三者的最优扭矩轨迹。基于模式切换过程中的扭矩传递的快速和平稳性,本文分别建立发动机扭矩PID控制器、电动机扭矩PID控制器和离合器执行机构PID控制器。
通过建立的单轴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仿真模型,针对四种典型的模式切换过程,分析了采用动态规划算法的发动机、电动机和离合器的扭矩动态协调控制过程。结果显示,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扭矩动态协调控制过程能够确保整个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动力传递的稳定性,满足模式切换过程中汽车的动力性和舒适性要求。
|
|
|
|
1 |
杨阳;杨文辉;秦大同;段志辉;;强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式切换扭矩协调控制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2 |
朱元;吴志红;陆科;;行星齿轮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式的切换规则[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
3 |
邹德伟;韩以伦;;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1年01期 |
4 |
张博;李君;杨世春;高莹;;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停控制策略[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
5 |
张军;周云山;黄伟;曹成龙;;四驱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平顺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
6 |
郑伟,周伯昭;模式切换混合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飞行器测控学报;1998年03期 |
7 |
何仁;崔文燕;;应用微分Petri网分析汽车再生制动模式的切换[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8 |
张禾丰;;2002年十大高新技术汽车产品[J];轻型汽车技术;2003年07期 |
9 |
杨立勇,王明渝,刘和平;DSP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J];电气传动;2005年01期 |
10 |
燕来荣;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开发正当时[J];汽车与安全;2005年06期 |
11 |
余章华,汪莉,周运鸿;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J];电池;2005年04期 |
12 |
王庆年,刘志茹,王伟华,曾小华;混合动力汽车正向建模与仿真[J];汽车工程;2005年04期 |
13 |
魏跃远,林逸,林程,何洪文;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研究[J];汽车技术;2005年08期 |
14 |
赵慧勇;罗永革;杨启梁;佘建强;王保华;;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分析方法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5 |
沈同全;程夕明;孙逢春;;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趋势[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6年03期 |
16 |
布尔古德;;混合动力 汽车驱动的投资革命[J];中国投资;2006年05期 |
17 |
肖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望成为汽车工业的主导产品[J];电机技术;2006年02期 |
18 |
韩玉敏;;基于丰田混合动力汽车的电网发电系统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年02期 |
19 |
曹琳琳;王耀南;唐继刚;熊殷;;混合动力汽车USB主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7年05期 |
20 |
田永祥;陈礼璠;;基于Atkinson循环的混合动力汽车用发动机探讨[J];上海汽车;2007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