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美的集团跨国并购库卡的财务风险研究

李长胜  
【摘要】:最近几年,美的集团全面推动转型升级,在空调、厨电、洗衣机等传统优势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扩展科技产品领域,为企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随着美的集团完成对德国库卡的收购,标志着美的集团的全球化科技转型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我国家电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球市场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消费升级的刺激下,传统家电企业加速跨国并购,以便为企业发展增加新的内在驱动。近年来,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等家电行业领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跨国并购,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推动制造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政策优势,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企业未来发展探索新的路径。国内企业在经济发展模式调整过程中,很多企业选择并购重组作为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不可否认,在企业并购活动开展过程中,财务风险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各个环节,如何识别财务风险,如何有效规避并购风险,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前沿课题。企业并购是现代市场常见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不但可以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便在目标市场获得绝对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通过并购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核心技术,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扩展市场的目标。所以,不管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还是企业自身构建目标市场竞争优势的需求,跨国并购都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和路径。跨国并购通常涉及多个主体,而并购方企业和被并购方企业位于不同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跨国并购的复杂度。美的集团是我国家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对德国库卡的收购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择美的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美的集团收购库卡过程中出现的财务分析,对相关企业的并购转型提供理论建议。本文首先对跨国并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并整理相关的理论,并分别从定价、融资、支付以及整合四种风险类型入手,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其次,本文以相关理论为依托,结合美的集团对库卡的并购案例,通过全面分析整个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为并购企业防范并规避财务风险提供理论建议。再次,本文以Z值模型为切入点,综合评估企业并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总结归纳美的集团在库卡并购案例中采取的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防范措施。同时,本文在库卡收购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并识别美的集团在库卡收购案例中风险防范方面出现的问题,旨在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理论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谢耀霆;李金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探讨[J];中国外资;2013年08期
2 张平;梁淑茵;王利伟;;高管变更、政治关联与被并购企业绩效——基于美的集团三次并购的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年05期
3 黄勇;计维斌;;联想跨国并购的整合风险分析及其启示[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11期
4 宋亚非;;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视角的研究与借鉴[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朱莲美;王青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J];当代会计;2017年09期
6 曹雪刚;;关于跨国并购中财务尽职调查相关要素识别与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年05期
7 张少峰;并购——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J];中国审计;2001年10期
8 郑欣怡;肖侠;;航空企业国际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规避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1年02期
9 宋玉华;;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年04期
10 李娅;孙占吉;;中国企业到美国跨国并购的思考[J];产权导刊;2006年10期
11 胡峰,刘海龙,金桩;外资在我国并购后的文化冲突与整合问题探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2 魏洁;;试论企业国际并购中的财务风险[J];现代商业;2014年27期
13 金源;李东红;金占明;;社会资本在跨国并购逆向知识转移中的作用——以中国化工并购法国安迪苏为例[J];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03期
14 郑莉;;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研究[J];商;2012年15期
15 任明;;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和策略建议[J];金融与经济;2008年09期
16 秦国辉;;境外并购为何总让我们受伤[J];法人杂志;2009年03期
17 许晋玮;;并购的财务分析及对策建议——以美的并购库卡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15期
18 蔺益;1元买回4亿债——从汇凯并购案看并购风险预防[J];工厂管理;2003年01期
19 黄冬蔓;;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商讯;202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艳;;企业并购后的信任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张晓健;;中小企业并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小燕;;关于并购审计的几点思考[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小燕;;关于并购审计的几点思考[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蔡庆丰;郭俊峰;;企业家的“影响力”与企业的异地并购——基于中小板实际控制人的实证发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7卷)[C];2016年
6 马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与财税法律问题分析——以美的集团为例[A];第十二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汇编集[C];2019年
7 洪涛;;中国并购市场2011年回顾与展望及投行并购业务发展战略分析[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8 胡曙光;;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话语权[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闫建霖;邳显;;关于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的研究与思考[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10 邓茂;;浅谈并购基金融资方式[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11 殷燕;;并购整合中投资者利益的保障[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12 赵云;;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并购“热”分析[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13 栾培强;;证券公司发展并购基金的战略选择[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14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并购公会[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15 张芳芳;;我国公司并购中的若干问题探讨[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6 陈海声;梁敏霞;;企业技术并购的股权策略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7 孙议政;王晓国;林煊;李厚啟;徐奕;吕晓峰;杨爽;;加拿大并购重组业务发展概况[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18 闫建霖;;关于我国并购重组创新发展的业务实践与政策建议[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19 赵玉华;;创新思路 推进市场化并购重组[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20 张弢;;正确认识我国流通业的并购大潮[A];“银座杯”征文及“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寒;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周英超;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并购的控制权与整合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3 邹小宇;外资在华并购的经济效应和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叶建木;跨国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蒋墨冰;跨国并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钱松;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中国矿业企业国外并购后整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7 刘丽芳;外资在华并购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8 张伟;公司并购的反垄断监管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胡玄能;企业并购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李洪;经验学习、地理重叠与企业渐进式并购[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11 乐琦;基于合法性视角的并购后控制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2 邓培林;基于企业技术的并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3 宋迎春;并购能力与并购绩效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4 杨君慧;中国上市公司连续并购的市场反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5 肖东华;中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6 赵显亮;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7 孙平;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并购及其效应[D];厦门大学;2002年
18 刘朝晖;上市公司“并购系”有关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9 胡罡;中国银行业并购研究:动因、效应及模式选择[D];湖南大学;2005年
20 刘和平;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长胜;美的集团跨国并购库卡的财务风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年
2 龚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美的并购库卡的整合优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
3 范昱琪;美的并购德国库卡的绩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0年
4 夏翠玉;美的并购库卡的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20年
5 安丽媛;多方并购维艾普风险与控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20年
6 田博超;美的跨国并购库卡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
7 徐颖;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徐立东;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及防范措施[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9 贾欣;外资在华服务业并购的趋势与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麦其芃;中国市场对于并购公告反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1 徐笑然;公司跨国并购行为及评价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20年
12 张丽;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3 阎颖;美的集团跨国并购库卡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9年
14 吴书妮;N公司跨国并购H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9年
15 马星迪;基于联想持续并购案并购绩效的分析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16 周展;企业换股并购中换股比例确定及相关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17 柳雪茹;美的集团连续跨国并购绩效评价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20年
18 塔新兴;D公司并购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9 耿麟;企业并购中的对赌协议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0 王悦;Q公司跨国并购案例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贾丽;美的执意拿到库卡控股权背后 10年超10起并购有何用意[N];证券日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胡中彬;前三季中国并购交易创新高 跨国并购强势增长[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陈华;如何提高中国企业到美国并购成功率[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桂衍民;去年并购市场表现“外冷内热”[N];证券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高阳;美的并购库卡案,德媒反应不一[N];中国电子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唐福勇;中印经贸合作或推动农业领域并购[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7 唐福勇;清科:中国并购市场2008依然“有戏可看”[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贾丽;美的集团跨国并购雄心浮现 拟292亿元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N];证券日报;2016年
9 宫长江 鞠芬 记者  张秀巍;哈量:改制并购双翼飞[N];哈尔滨日报;2006年
10 盛富资本国际有限公司 刘国宏;并购时代挑战中国企业潜能[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11 吴威;是“收入”而不是“成本”决定并购的结果[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2 徐慧;金融业并购重组中的风险防范[N];金融时报;2001年
13 王进;CVR为并购撑起保护伞[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4 ;如何防范并购合同中的陷阱[N];现代物流报;2008年
15 江苏舜天国际集团 杨青峰;以产业投行新思维促进企业成功并购[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6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 柯银斌;中国企业:学习式并购还是征服式并购[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7 本报记者 于海涛;中企融资、并购冰火两重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18 宋西林;中国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并购交易活跃国家[N];中国企业报;2003年
19 本报记者 张学光;A股并购大戏创票房新高[N];华夏时报;2016年
20 沃切特 里顿 罗森&卡茨 金杜律师事务所;把握交易规则,在美并购成功可期[N];国际商报;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