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节奏日渐加快,成功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跃升。尤其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带动山区经济,改善山区人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穿越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情况极为复杂,具有结构类型多,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施工过程中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为改善当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现状,提前防范重大风险隐患,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本文以山区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围绕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定性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以实际案例进行综合评价,验证模型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为同类项目和其他项目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深度剖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研究现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了整体的认识和了解;二是总结确定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清单,通过分析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特点与特殊性,结合文献研究和行业标准、风险评估指南等重要文件要求,确定4大类,40项风险因素;三是系统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轮、多层次、多维度、多角度优化指标体系,最终确定4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四是科学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习常用研究理论方法,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手段,选取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形成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改善了以往单独使用主观赋权法或客观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弊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修正了风险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建立了 ANP—EW—FUZZY评价模型;五是实例验证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科学系统性和可行可信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在建的Z山区高速公路项目为实证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得出Z项目当前风险等级为“中等”,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组织、管理、经济、技术四个方面的管理措施与建议。文中图15幅,表22个,参考文献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