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整体性视角下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城市设计研究

张凯琦  
【摘要】:历史环境是遗产保护中的术语。它相对于遗产本体而言,是遗产本体所在的区域。尽管它的价值等级往往不及遗产本体的价值那样高,但它的存在对于遗产价值的理解和遗产信息的完整性不可或缺。因此,历史环境向来是城市风貌保护的重要研究对象。由于当前城市建设对历史环境的处理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不尊重历史的大拆大建,导致历史风貌断裂等问题;一种是拘泥于单体要素的静态保护,形成保护与发展的割裂,缺乏对整体风貌和格局等要素管控,导致历史环境碎片化,丢失历史底蕴。面对历史环境所处的困境,本文在当前历史保护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引入整体性城市设计方法,提出历史环境的“一元二面多维多层次”的系统观:一元体现在历史环境的整体性,这一整体性要求在不同的对立关系中寻找平衡;二面则体现在整体保护的虚实关系,即物质要素的保护与非物质要素的保护;多要素则体现在历史环境构成的各个层次,包括虚体的记忆、象征与功能,以及实体的单体、街区、城市和景观;多维价值则体现在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中的多元目标层面,如历史延续、文化保育、经济发展、社会融合、生态平衡等,并强调在历史环境的时空尺度层面进行整体把握。其次,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历史环境保护更新要素体系。并通过安徽寿县古城留犊祠巷作为实证研究,从留犊祠巷的一元、二面、多层时空、多维价值等方面分析留犊祠巷的历史环境现状,整理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多元目标,构建针对留犊祠巷历史环境的城市设计综合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要素权重的计算,基于分析结果,从景观、城市、街区以及建筑等不同空间尺度提出城市设计导引。通过强调历史环境整体性“一元二面多维多层次”的观念,将保护更新同城市设计相结合,并对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中的要素进行研究。本文力图用整体观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历史要素与周边环境的衔接,实现历史环境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的融合,为我国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城市更新及城市风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胡新宇;;城市设计视野中的历史环境复兴型保护[J];中华建设;2015年09期
2 李明德;去职留犊新说[J];文史天地;2001年07期
3 胡震泉;;漫话“留犊祠”[J];财务与会计;1989年12期
4 寂静辑;;留犊巷[J];江淮文史;1993年06期
5 王鹏;尊重历史,“织补”环境──论城市历史环境中的建筑创作[J];建筑创作;2001年04期
6 冯江;李梦然;;“被打断的罗马”与被打断的广州——城市历史环境的现实困境与学科危机[J];建筑学报;2016年12期
7 冯斌;陈晓键;王录仓;;文化遗产周边历史环境再生的时空维度与实证探索——以锁阳城遗址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20年11期
8 王苗;顾家溪;赵心蕊;许涛;张小弸;;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策略研究进展[J];景观设计;2020年06期
9 金申;;还原历史环境 判断佛像真伪[J];收藏家;2021年10期
10 苏夏;;美国历史环境保护内在动因解析[J];中国文化遗产;2014年05期
11 郭静;;中国印度英语教学对比[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年02期
12 至多;;揭开“雷锋报告录音”的往事[J];人生十六七;2017年Z4期
13 姜雷;许晶晶;;历史环境与建筑创作的和谐发展[J];山西建筑;2009年05期
14 宋言奇;城市历史环境保护问题[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城市研究论集);2004年S1期
15 阮仪三,沈清基;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生态学理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6 陆晓禾;;论历史环境——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3年01期
17 戴俭;王升;傅岳峰;;浅论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筑;2006年12期
18 康勇卫;;历史环境再生之道:术器基承与时空转换[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年11期
19 董卫;;城市历史环境保护与整治的梯度方法[J];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永胜;司洋;张新敏;;空间规划视角下草原城镇历史环境风貌保护研究——以巴彦浩特镇定远营古城及周边地区为例[A];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C];2019年
2 冯斌;王梓潞;;文化遗产的历史环境再生时空序列与模式探索——以锁阳城遗址及其周边区域为例[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传保护)[C];2021年
3 焦怡雪;;日本历史环境保护中的民间团体[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孙全文;;历史主义抑现代主义——论历史环境中的现代建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李东泉;;从一条小街探讨城市风貌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辛儒鸿;曾坚;孔江伟;;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城市设计理念探究——以宁波市莲街桥改造为例[A];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7年
7 庞志泉;邓洪涛;喻良;;以临港南汇新城某地块项目为例浅析新建住宅海绵城市设计的要点[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第三届第二次全体会员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8 牛畅;;结合SWMM模拟校核的海绵城市设计——以昆明某库房为例[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第三届第二次全体会员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9 李鹏飞;卢超;;目标导向下未来社区营造的多维创新模式与方法——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3期城市设计为例[A];2022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22年
10 宋文娟;;基于城市设计理念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思路[A];2022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册)[C];2022年
11 李力;王笑;方榕;;环境数据驱动的城市设计互动生成方法研究[A];数智营造:2020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2 李宇阳;俞传飞;;从静态量化指标到动态数据评价——城市设计相关数据及评价标准的动态转变初探[A];数智营造:2020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3 段婷;任利剑;运迎霞;;文化变形视角下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策略——以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为例[A];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C];2017年
14 王树魁;崔蓓;来兰梅;;基于“底线”思维的城市设计自动化管控模式探索与实现[A];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3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20年
15 邢灵敏;;海南国际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城市设计与建筑文化研究[A];2021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21年
16 吕颖仪;;实用导向的第五立面规划设计指引编制探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实施与管理)[C];2021年
17 李茂;陈昱帆;;面向实施管控的区级总设计师制度框架思考——以深圳市南山区城市设计实施管控为例[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实施与管理)[C];2021年
18 李琴;万亮亮;;基于GIS的山地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研究——以建瓯城北新区城市设计为例[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山地城乡规划)[C];2021年
19 董芳睿;孙涛;李辉;董喆;张盼;苏亚鲁;;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元素及启示[A];第十一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C];2021年
20 周琳;孙琦;于连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设计制度化路径[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2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宋言奇;论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设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黄凯;城市历史环境中新建建筑的文化传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
3 刘晋华;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D];东南大学;2019年
4 闫欣欣;面向城市控规的慢行交通与城市设计协调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5 林颖;制度变迁视角下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林隽;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实践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张毣;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初探[D];天津大学;2011年
8 董禹;凯文·林奇人文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徐小东;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1 洪廸光;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与审议内容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2 孙彦青;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同济大学;2007年
13 屈张;建筑策划的协同模式在历史环境新建项目中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4 杨健;一种面向认知需求的城市设计人文主义理论[D];重庆大学;2021年
15 苏平;地方公共经济影响下的城市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6 薛峰;双城记[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17 程世丹;当代城市场所营造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凯琦;整体性视角下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城市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年
2 覃小燕;城市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手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朱沙沙;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规划设计策略[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4 肖磊;广州西关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城市记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秋闲;基于历史环境保护的参与式设计实践探究[D];华侨大学;2018年
6 李硕;柏林城市新建筑与历史环境共生探研[D];郑州大学;2017年
7 李杰;再生视角下历史环境中的建筑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卢世棱;智慧城市理念下历史环境保护的信息技术手段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慧敏;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许筱婧;历史环境下集合住宅外部形态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1 余汉平;探索与历史环境对话的新景观设计[D];重庆大学;2006年
12 杨静;小城镇城市设计中的风貌营造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19年
13 余翔宇;结合地域气候的城市设计实践优化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4 倪源;城市设计理论视域下航站楼公共休憩空间及其陈设设计[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15 刘家豪;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16 傅鹏;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古城街坊城市设计[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17 陈昱宇;基于特色风貌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与管控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18 闫慧;基于地域性表达的达来呼布镇城市设计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年
19 任伟阳;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实施评估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年
20 老嘉俊;基于城市设计的建筑设计管理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李禾;“现在的关停整顿是在还历史环境债”[N];科技日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韩天琪;古建保护:平移不如留下整体历史环境[N];中国科学报;2016年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杨保军;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N];中国建设报;2021年
4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亦铮;在城市设计时要做巧妙的“加法”[N];成都日报;2022年
5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明海;打开与缝合:一个社区的城市设计样本[N];四川日报;2022年
6 郑志忠 方金腾;评审仙游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征集方案[N];湄洲日报;2022年
7 记者 宋建华 邓仕林;注重城市设计 打造宜居家园[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6年
8 本报记者 柳森;追求有温度的城市设计[N];解放日报;2022年
9 本报记者 吴丽娇 通讯员 连一心;环泉州湾新区城市设计启动[N];泉州晚报;2021年
1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亦铮;城市设计要融入没有边界的创新[N];成都日报;2022年
11 记者 苏兵;艾特奖为“城市设计”设奖项[N];深圳商报;2022年
12 本报记者 李晔;城市设计 超越“好看”更关乎以人为本[N];解放日报;2022年
13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城市设计也是“健康”的一部分[N];青岛日报;2020年
14 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刘玉龙 张克新 刘成杰 张宁;获国家级最高奖 烟台的城市设计匠心在哪[N];烟台日报;2021年
15 记者 朱雪娇;城市设计打造“宜居城市”[N];西安日报;2015年
16 本报记者 李文思;城市设计开启“三维实景”时代[N];威海日报;2021年
17 记者 陈璠;程林公园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出炉[N];天津日报;2021年
18 记者 杜音樵;孙安军一行调研我市“城市双修”、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工作[N];延安日报;2019年
19 本报记者 付晓峰;山东为城市设计“定调子”[N];济南日报;2020年
20 记者 王霞;日照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全面深入推进[N];日照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