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铁路列车过轨运营组织方法及效果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城市群不断发展、扩大,城市群间的轨道交通网络日渐雏形,传统的单一网络运营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复杂多样的客流出行OD的直达需求。本文以由城际公司单独运营管理的城际铁路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过轨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然后研究它与其他线路过轨运营后的开行效果,并对过轨运营前后企业双方的利益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分析了不同过轨客流特征下的过轨效果。(1)从国内30条城际铁路的线路概况和开行现状两方面、城际铁路的运营管理单位和是否与其他线路过轨衔接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广珠城际虽然由城际公司进行单独的运营管理,但存在与其他线路过轨运营的现状。分析广珠城际部分时段开行列车数较少,其线路能力存在富余,因此,有必要对过轨运营前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涉及到两个运营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2)从乘客角度出发,分别构建乘客出行广义费用最小的过轨运营和独立运营列车开行方案模型,约束条件有客流、列车停站、开行频率等方面的约束,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分别得到两种运营方式的列车开行方案。结果表明:换乘客流全部乘坐过轨列车,无需换乘;乘客的广义费用的下降比例为2.31%,乘客出行总时间的下降比例为7.43%;但其代价是,运营企业列车停站次数增加,企业运营总成本增加11.7%。(3)根据过轨运营涉及到运营主体和车辆主体不同,分为铁路局运营铁路局的车辆、铁路局运营城际公司的车辆、城际公司运营铁路局的车辆、城际公司运营城际公司的车辆、铁路局和城际公司运营铁路局的车辆、铁路局和城际公司运营城际公司的车辆、铁路局和城际公司运营铁路局和城际公司的车辆共七种过轨运营模式类型,研究七种运营模式下企业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结果表明:过轨与独立运营相比较,过轨运营的各种运营模式下铁路局和城际铁路的运营收入均波动幅度较小;相反,它们的运营支出波动均较大,这是由于在各种过轨运营模式下企业双方的运营成本、租车费、租线费等费用支出相差较大。(4)归纳总结了凸起型、渐变型、均等型的过轨客流特征,并对它们进行过轨运营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前四种运营模式中,运营主体企业收益减少,非运营主体企业收益增加;第五、六种运营模式中,担任车辆主体的企业收益增加,非车辆主体的企业收益减少;第七种运营模式的车辆主体双方共同担任,铁路局和城际公司的运营收益均为正值,但铁路局减少12%~43%,而城际公司在凸起型时减少29%,在渐变型、均等型时增加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