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生产的需要,而且要适应整个现实社会与现实生活的需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产学合作教育是新形势下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形式。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校与社会各部门紧密合作,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产学合作教育培养人才可以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当前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积极探索新形式下产学合作教育的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交通大学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的研究项目支持下完成的。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概况以及国内产学合作教育培养人才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学合作教育的系统理论研究,并经过哲学、教育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多方面分析,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特别是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践,在对其办学经验和产学合作模式进行总结提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其产学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及实践模式的创新;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力推动产学合作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