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既有线点线能力协调的多速差列车混行运输组织技术研究

蒋健  
【摘要】: 随着铁路的第六次全面大提速,我国很多既有线的最高时速已经达到了200公里,高速动车组开始驰骋在神州大地。针对我国能力紧张的提速线路上存在多速差列车混合开行的情况,如何设计合理高效的列车开行方案,如何对点线设施进行改造与能力加强,实现车站与线路点线能力的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对我国铁路点线能力协调的现状和“客货混跑”模式下多速差列车的运行组织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点线能力协调的因素,提出了车站到发能力限制条件下,线路能力利用最大化的列车开行基本单元结构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给出其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列车开行方案的影响,最后利用上述方法对典型提速线路——浙赣线以及向塘西车站点线能力协调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改进后的运输组织措施以及点线能力协调的车站能力改造方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颖;;我国速度200-250km/h客货混跑型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分析[J];郑铁科技通讯;2008年04期
2 张颖;;影响郑西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伦;;京津城际铁路通过能力研究[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1年02期
4 章育平;刘彦邦;;加强京广铁路通过能力的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5 车燕;牛会想;宋锴;;青岛至连云港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6 文妮;;京广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07期
7 尹坚;;安哥拉本格拉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年12期
8 徐建根;彭乾炼;;加快陕西铁路东通路建设 畅通西部运输瓶颈[J];中国铁路;2007年12期
9 户佐安;严余松;邱忠权;;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决策[J];统计与决策;2008年08期
10 方亚玲;冷长征;;通道分工方案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8年01期
11 任朝阳;;昌九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06期
12 罗毅;;遂渝铁路客货共线运输组织的安全问题[J];铁道运营技术;2006年04期
13 王相平;杜旭升;花伟;杨文韬;;客运专线客运站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J];铁道运营技术;2008年04期
14 安路生;;中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J];中国铁路;2010年12期
15 佟璐;聂磊;付慧伶;胡小风;;基于运输组织模式导向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模型研究[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6 林晓雪;;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J];中国铁路;2009年10期
17 冯枫;孙全欣;;石太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J];铁道运营技术;2006年03期
18 王莹;彭其渊;李海波;;客运专线建设对既有线的影响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1期
19 王进勇;闫海峰;任其亮;;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运输组织协调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5期
20 周宏业;陈修正;何邦模;周述琼;;关于我国发展200km/h以上高速铁路的设想[J];中国铁路;199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波;杨浩;;基于规格运行图的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丁福贵;陈心亮;;客货混跑线路开行重载列车条件下开展桥梁普查的必要性[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禹志阳;;跨线运输衔接站站场设置与通过能力影响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高斐;;影响济南枢纽地区通过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建议[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5 马驷;严余松;;200km/h提速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分析[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颖;;我国300km/h及以上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问题探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7 禹志阳;;跨线运输衔接站站场设置与通过能力影响分析[A];快速提升铁路建设与装备现代化技术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第九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8 王俊峰;魏庆朝;时瑾;;高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及应用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方振宇;;QHC-450全断面道床换碴处理机纵断面通过能力的计算及解决措施[A];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论文集[C];2005年
10 严余松;;单线铁路成对非追踪平图通过能力的遗传算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琦;基于铁路货物运输作业过程的点线能力协调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黄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组织方法及实施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何宇强;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4 刘敬贤;大型海港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及交通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白景涛;中国沿海港口合理发展建设时机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6 孙全欣;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王玉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进川;半封闭式重载铁路运输组织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付博新;集装箱港口规划领域的若干理论及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运贵;铁路车站能力的计算方法与查定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健;既有线点线能力协调的多速差列车混行运输组织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户佐安;200km/h客货混跑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王琳;提速对铁路运输供给影响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孟翀;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杨帅华;郑武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朱海狍;基于路段的空车调配优化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扬懿;集装箱港口通过能力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施福根;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文东;客运专线客运站通过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张常汉;提高宁波港集装箱通过能力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张利民 张艳丽 记者 焦同喜;25年吞吐煤炭6.68亿吨[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2 朱善庆 史国光;港口建设“十五”中期盘点[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3 记者 周洋 通讯员 杨海飞;航道综合通过能力可提高30%以上[N];淮安日报;2011年
4 王广臣记者 硕强;今年全省港口计划新增通过能力7460万吨[N];河北日报;2008年
5 记者 韦世荣;贵州第一条高等级航道工程开建[N];中国水运报;2008年
6 通讯员 张利民王一玮 记者 焦同喜;秦皇岛港煤五期投产半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过半[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7 记者 蔡钧庭 梅云维;三峡船闸最大通过能力可达5000万吨[N];三峡日报;2007年
8 李巍李斌;京唐港区5个泊位正式通航[N];河北日报;2007年
9 记者 林春生;国家铜检验中心通过能力建设验收[N];安徽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吴静;必须加快提升运河通过能力[N];中国水运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