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磁浮列车车载控制单元功能样机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高速磁浮列车车载控制单元(OBC)是高速磁浮列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辆系统中与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交换信息的枢纽,直接决定了车辆基本功能能否实现。车载控制单元的功能是配合车载安全计算机完成列车的悬浮、导向、制动、供电和车门的开启关闭等控制任务。车载控制单元接收车载安全计算机的控制信息,并向执行层发出控制命令;同时,车载控制单元提供安全状态信息,由车载安全计算机读入。
车载控制单元直接处理与列车安全有关的指令,是对可靠性安全性苛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要保证控制信息可靠安全地向执行层传递。
国内对高速磁浮列车车载控制单元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设计的系统安全性不高,只有控制功能,没有表示功能。本文以上海磁浮线为应用背景,详细分析了车载控制单元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完成车载控制单元的基本功能设计和具有高安全性的冗余系统设计,结合实验室的条件研制了具有表示功能的车载控制单元功能样机,对功能样机进行了仿真验证。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研究了高速磁浮列车车辆系统的概念、基本原理、TR车辆的概念形成过程、TR车辆的发展过程,对车载控制单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对车载控制单元进行总体功能需求分析,研究了车载控制单元要完成的任务,应用马尔可夫过程对双机热备、三模冗余和二取二乘二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使用MATLAB工具对三种系统的可靠度和安全度进行计算,对车载控制单元的功能样机和二取二乘二系统结构的车载控制单元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
第三,分析了执行层测控单元的功能需求,研制了实现控制、采集和通讯功能的硬件电路板,编制了实现悬浮、导向、制动等功能的执行层测控单元的软件。
第四,设计了基于WINCE操作系统的表示通讯机的界面,在EVC4.0开发环境下编写TCP通讯程序和串口通讯程序。
最后,搭建了系统的仿真调试环境,并对功能样机进行了仿真验证。
|
|
|
|
1 |
;磁浮技术走向成熟[J];电力机车技术;1997年01期 |
2 |
;磁浮磁动风力发电站开建[J];东方电机;2010年04期 |
3 |
李亚斌;日本将试验 550km/h 新磁浮列车[J];国外铁道车辆;1997年04期 |
4 |
鲁婴;半真空磁浮地下铁道的设想[J];都市快轨交通;1994年03期 |
5 |
龚深弟;日本山梨磁浮运输试验线未开工部分2000年仍不动工[J];中国铁路;1999年08期 |
6 |
;6吨单转向架磁浮试验车通过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J];铁道机车车辆;1999年01期 |
7 |
;上海磁浮测试时速 最高时速达到430km[J];铁道建筑技术;2003年04期 |
8 |
何祚庥;论“国宝热”与“磁浮热”[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02期 |
9 |
吴范玉,高亮,魏庆朝;高架轨道梁结构特性对磁浮系统的动力影响[J];工程力学;2004年04期 |
10 |
金履忠;轮轨技术是京沪高速铁路的必然选择——兼论日、德磁浮系统的现状[J];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07期 |
11 |
陈立强;京沪磁浮将酿经济灾难[J];建设科技;2003年05期 |
12 |
吴祥明
,常文森
,刘万明;上海高速磁浮列车及磁浮技术发展刍议[J];综合运输;2005年01期 |
13 |
高虹秋;6吨单转向架磁浮试验车通过铁道技术成果鉴定[J];中国铁路;1998年12期 |
14 |
谢贤良;日本磁浮铁路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J];中国铁路;2000年09期 |
15 |
韩崇福,李广芝;专用的磁浮液位仪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年02期 |
16 |
张茂青,钱振雄,李正明,曹剑晓;磁浮型涡轮流量计[J];自动化仪表;1995年04期 |
17 |
钱坤喜,曾培,茹伟民,袁海宇;一种新颖的磁浮轴承叶轮泵[J];排灌机械;2002年06期 |
18 |
孙永福,李端绅,李中浩;德国磁浮系与轮轨系高速铁路考察及思考[J];中国铁路;1997年03期 |
19 |
陈昌俊,王庆胜,刘军;磁浮翻板式液位计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0年02期 |
20 |
华允璋;磁浮列车是21世纪轨道交通的革命性飞跃[J];科技导报;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