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机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规划和筹建轨道交通项目。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巨大且运营费用昂贵,建设过度超前,将不能保证其经济合理性,增加还贷与运营补贴压力。建设滞后的城市轨道交通提供的运输服务错过最佳需求期,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机的理论与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特征与延迟投资期权,运用几何布朗运动来描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推导出这些因素的建设时机影响函数。第二,运用熵权法与系统科学理论判断建设时机的类型,建立城市公交客流影响因素分析的改进灰色一致关联分析模型,以北京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考虑投资的归属公平性、项目实施的运营与网络结构效果、TOD发展模式的实施条件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时序。第四,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缓解拥堵投资机会价值分析模型与建设时机选择的随机变量模型。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运用几何布朗运动来描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客流与建设成本等,刻画这些因素随时间发展的规律性与随机性,推导出这些因素的建设时机影响函数,以揭示推迟投资对于项目运营收入和建设成本预测值的影响,为把握建设时机影响下不确定性因素的发展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2.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需规模发展的协调性角度,采用熵权法分析城市交通需求,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与城市交通需求的演化,较客观地评价超前型、同步型或滞后型三种建设时机及其相互转化的形态。提出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影响因素的改进灰色一致关联分析方法,与已有研究相比,考虑影响因素变化率的差异,更易于识别影响公共交通需求增长和变化的负相关因素,同时,通过定义排序结果的差异度选择时间序列长度,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分析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投资公平性的区别,提出轨道交通投资的公平性程度不仅取决于是否能让大多数人受益(使用公平性),还要考虑到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对于轨道交通票价的承受能力(归属公平性)。从归属公平性、TOD模式的实施条件、运营与网络结构效果三方面构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时序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项目运营者和使用者对票价的目标差异,能够较全面、科学地反映轨道交通项目的实施条件。
4.建立基于人口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缓解拥堵机会价值分析模型。与已往的研究相比,该模型考虑票价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使用者出行费用的影响,反映了有无轨道交通项目情况下人均拥堵成本的变化,有助于分析人口增长率、项目建成后人口规模、轨道交通使用者出行费用的变化占收入比例、社会折现率与项目建成时间五个因素的变化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
5.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时机选择的实物期权随机变量模型。该模型将投资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分为三种:经营型价值,经营型与直接引导型价值(以货币形式计量的社会经济效益),经营型与引导型价值(考虑土地规划引导作用的投资前景值),运用建设时机影响函数、蒙特卡洛模拟与OptQuest优化技术分别求解这三种目标下的最优建设时机,反映社会效益对于建设时机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算例分析表明,考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直接引导型价值)与单纯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经营型价值)的最佳建设时机的计算结果不同。
|
|
|
|
1 |
陈赟;翟金宝;;基于实物期权的高速公路建设时机抉择模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2 |
唐祥忠,宫培松;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一种实物期权模型[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5期 |
3 |
郑中元;马云生;;城市交通公平性与轨道交通[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年01期 |
4 |
杜军,韩文秀,焦媛媛;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实物期权识别和定价[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10期 |
5 |
胡飞,杨明;一类研究与开发(R&D)项目的投资价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6 |
唐振鹏,叶建木,李驹;企业的横向兼并投资决策——实物期权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7 |
吕靖;傅明明;杨林达;宫晓婞;;基于阶段性复合实物期权的船舶投资决策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年10期 |
8 |
姜义军;刘纯洁;;轨道交通建设中全过程资产管理初探[J];中国市政工程;2008年03期 |
9 |
唐建立,陆龙坤;实物期权方法在房地产投资项目评估中的运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10 |
沈景炎;;客运强度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规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7期 |
11 |
姜硕,鲁敏;投资决策中的实物期权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3年06期 |
12 |
何德忠,何卫,张爱莉;房地产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方法[J];建筑经济;2004年01期 |
13 |
张金明,刘洪玉;实物期权与土地开发决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
14 |
王刚;何国柱;段隐华;;困境企业在不负债情况下的清算与投资的实物期权分析模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5 |
李洪江,曲晓飞,迟国泰;扩张期风险企业实物期权估价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6 |
安实,何琳,王健;基于实物期权的风险投资决策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7 |
牟秋杰;几种实物期权在项目投资领域的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3期 |
18 |
刘朝才;彭朝晖;李应求;;指数O-U过程及其在投资项目价值研究中的应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9 |
;海峡两岸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工程高级技术论坛[J];岩土力学;2008年09期 |
20 |
王莉;实物期权对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修正[J];科技与管理;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