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梯度压电微结构力—电耦合特性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基于压电弹性体静力学理论,采用Airy应力函数解法,考虑主要压电参数呈任意变化,给出了多层功能梯度压电曲梁以及连续功能梯度压电曲梁的静力学解析解与数值解,理论解答与数值解答符合很好。其次,在两种不同的边界条件下,对功能梯度压电/弹性复合曲梁进行了解析和数值分析,研究了弹性层参数和压电层参数对复合曲梁整体性能的影响。接着,本文对多层功能梯度压电圆筒以及连续功能梯度压电圆筒进行了静力分析,给出了两种圆筒在同时承受外加电压以及外加压力作用下力学及电学分量的解析解。此外,本文还分别基于弹性薄膜理论和薄壳理论,研究了功能梯度压电弹性筒的动力响应,给出了压电参数沿轴向呈线性分布时,压电弹性筒力学和电学响应的解析解,并对两种理论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最后,建立了2-2型水泥基压电机敏器件动力特性的分析模型,采用位移解法给出了其解析解,并与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为水泥基压电机敏器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
|
|
|
|
1 |
裘进浩;姜皓;季宏丽;朱孔军;李勇君;;功能梯度压电驱动器的结构设计、制备与功能验证[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1期 |
2 |
陈建,刘正兴;压电功能梯度材料层反平面裂纹瞬态问题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3 |
汤亮;;功能梯度电磁弹性材料的表面波传播[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4 |
许在明;;功能梯度压电板的精确解[J];山西建筑;2009年36期 |
5 |
毕贤顺,程靳;功能梯度材料反平面裂尖应力场的非局部解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
6 |
代锋;郑世杰;王晓雪;;功能梯度材料板壳多场耦合主动控制仿真[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01期 |
7 |
曹文斌,葛昌纯,李江涛;轴对称功能梯度材料设计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8 |
曹文斌,葛昌纯,汪朝霞,李江涛;一维热应力缓和型功能梯度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9 |
李静,张景德,尹衍升,孟繁琴;Fe-Al/Al_2O_3功能梯度涂层材料研究现状及展望[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10 |
朱再思,刘忠和,庞帅,孙军,陈金凤,刘立新;压电功能梯度材料裂纹端部场分析[J];石油机械;2003年08期 |
11 |
渠海刚;方建成;赵紫玉;李洪友;;等离子熔射制备功能梯度涂层及其应用进展[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6年05期 |
12 |
刘玮;闫铂;刘英同;;具有压电元件功能梯度梁的振动控制[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1期 |
13 |
曹文斌,武安华,李江涛,葛昌纯;SiC/C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14 |
邢世凯;梯度功能材料及其在内燃机上的应用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4年10期 |
15 |
徐智谋,董泽华,郑家燊;化学镀SiC/Ni-P功能梯度材料工艺、组织及性能[J];宇航材料工艺;1999年05期 |
16 |
张驰,吴斌;用PTI分析功能梯度材料的热传导灵敏度[J];飞机设计;2005年03期 |
17 |
陈广立;耿浩然;陈俊华;张芬;田宪法;李辉;;功能梯度材料组元设计的研究进展[J];现代制造工程;2006年01期 |
18 |
高晓霞;姜晓红;田东艳;;功能梯度材料研究的进展综述[J];山西建筑;2006年05期 |
19 |
李智慧;何小凤;李运刚;;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现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20 |
郭新立;材料及其“三束”改性技术的发展(上)[J];航空科学技术;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