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孙寿亮  
【摘要】: 进入全球化经济时代,物流业与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两个重要行业,存在着日益密切的相互协同、相互支持的发展关系。论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以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形成的经济效益、作用机制及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从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物流增值服务成为物流业盈利的关键,其显著的特点是:物流业通过金融业的支持快速发展并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规模和效益;同时,金融业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较高的投资回报,并且进一步拓宽了金融业务的服务广度。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经济的衰退。我国金融业需要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风险防范,开展金融创新,增加业务收入。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有助于金融业分散风险,保障银行稳妥经营,提高收益水平。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相关的理论研究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通过对其协同成熟度和物流金融价值链模型的研究分析,提出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论文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明确了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必要性及协同发展系统的内涵与模式。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并非两个行业的完全融合,而是由物流业与金融业部分职能紧密结合形成的新的经济运行系统,与原有行业并行不悖。根据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内涵与模式将其划分为宏观、微观和创新三个层面,并分别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论文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研究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客观存在的支持关系、依存关系与效益关系,奠定了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论证了物流业具有较低的中间投入率,偿债能力强,以及金融业对物流业存在日益加深的支持关系。同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的动态反馈关系,明确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在宏观、微观和创新三个层面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与此同时,当前的经济局势和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会促进依存关系的深化。分析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论证了两者的协同发展通过竞争效应、创新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与发展;还提出和构建了物流金融价值链提升理论及其模型。 论文第三部分(第六、七、八章)对构建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系统成熟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证实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程度仍处于初始级,正在向成长级迈进。为了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深化,本文构建起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序列,从风险控制、信息协调、耦合发展方面入手,确立了协同发展综合机制。对我国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经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演化规律。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发展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范式。 (2)分析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体系。 (3)建立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协同成熟度模型。 (4)提出了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机制与策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杨慧;朱红梅;张玉平;周密;;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个案分析:以长沙市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吴浩;;我国物流金融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11期
3 赵道致;孙德奎;李昊;;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农产品加工业对地区经济推动效应研究[J];软科学;2011年07期
4 梁馨圆;梁雯;耿梦;;物流金融在物流企业运用浅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5 陈子龙;;牛鞭效应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11年09期
6 夏芳;张宇;刘梦恬;;基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金融经济;2011年12期
7 黄涛;陈辉;;基于低碳物流环境下的物流金融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21期
8 周千猷;张亚斌;;上海世博会宏观经济影响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系统工程;2011年07期
9 尚文龙;;油田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华晓龙;;中国原油定价机制转型——基于SD模型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1 刘玫;吴浪;;从系统动力学视角谈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12 陈娟;;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与发展建议[J];新金融;2011年07期
13 成巍立;;浅析我国银行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14 陈娟;;系统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及商业银行发展建议[J];金融纵横;2011年08期
15 贾俊龙;周洁;;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融资物流业务风险分析[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6 陈曦;;滨海新区物流金融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17 傅永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及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28期
18 杜川;;四川省米易县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SD分析——用系统观透视[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7期
19 娄峥嵘;徐元善;;我国公共服务支出优化: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7期
20 胡军燕;朱桂龙;马莹莹;;开放式创新下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进;阎镇元;;大连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控制系统模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徐向阳;石刚;;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市场预测中的运用和研究[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3 何庆;;企业资产评估系统动力学模型初探[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沙磊;韩丽川;;电子商务环境下组织的竞争知识获取方法研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章德宾;胡斌;邵祖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生命周期模拟研究[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冶;邓三瑞;;继续工程教育投资决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7 桂寿平;朱强;吕英俊;桂程飞;陆丽芳;;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算法分析研究[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骏;薛伟贤;张飞燕;;中国数字鸿沟作用机理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徐向阳;石刚;;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市场预测中的运用和研究[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四)[C];2007年
10 司林胜;徐营星;;物流的延伸服务——物流金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寿亮;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明玉;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D];东北大学;2009年
3 刘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柯华虎;基于SD的建设企业管理创新及健康诊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何绍福;农业耦合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娟;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余江;军队综合性医院风险管理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黄丽珍;供应链建模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李艳红;新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隆连堂;技术进步、资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系统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杨祖兴;我国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结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李凌;我国潜在医疗服务需求转化模型构建与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肖岚;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阿琼;基于SD模型的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郭旋;义乌市水资源承载力仿真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新新;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徐明芳;绿色供应链动态优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胡卫敏;创新型企业的运作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松涛;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术峰 吕诺;形势较好但绝不能放松[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记者陈欣然 通讯员平扬;天津中标2项均出自南大[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王建高 通讯员 王磊;青岛高新区建设迈向新高度[N];科技日报;2010年
4 宋健 唐娟娟;河南省政协常委建言郑州新区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王磊;青岛高新区获批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建华;飞奔的潮流[N];中国质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政;挺起工业大国的脊梁[N];人民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魏新梅 特约记者 赵净刚;奇迹:是这样创造的[N];经理日报;2010年
9 记者 叶林斌;安康高新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N];陕西日报;2010年
10 王静刚 王树才 朱树良 本报记者 王剑兰;曲靖烟草:“三化”建设促发展[N];经理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