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线路几何安全状态动态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铁路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其高效安全的运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数据表明,线路几何尺寸是表征轨道交通安全状态最为重要的参数。随着轨道交通向高速、高密度方向发展,车载式动态检测技术已成为线路几何参数的主要检测手段,其核心是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和高精度动态测量基准技术。本论文以线路全断面动态检测为例,详细论述了线路几何安全状态的非接触式动态检测和高精度动态测量基准获取的原理方法,为解决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线路几何安全状态的动态检测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
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车路振动模型的惯性基准算法,此算法充分利用了线路、车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已知特性,通过KF/UKF滤波算法,大大提高了传统惯性基准的测量精度。仿真数据表明,这种新算法具有收敛性好、实时性高等优点。同时,提出了一种地面辅助的瞬时位置姿态测量方法,此方法利用地面定点固定的反射镜组和车载的激光器及成像检测设备,定点测量出运动车辆相对于地面基准的瞬时位置和角度。基于以上两种新方法,论文提出了车载惯性基准与地面辅助瞬时位置姿态测量相融合的动态基准测量方案,定点修正了传统惯性基准测量随时间漂移的累计误差问题。
最后,论文论述了非接触式的基于光传播时问原理的旋转激光扫描测距传感器应用于线路全断面车载动态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一维坐标的高精度标定方法,其精度比常规的三维坐标法大大提高。同时,利用文中提出的新惯性基准算法及地面辅助的瞬时位置姿态测量方法,实现了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全断面的高精度动态检测,并在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机场线和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的全断面限界检测验收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
|
|
1 |
王西京,陈士橹,郝和年,张轲;利用姿态测量数据确定卫星初始轨道[J];飞行力学;1999年04期 |
2 |
毛昭军,汪德虎;姿态测量/激光测距的无人机目标定位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3年05期 |
3 |
陈元枝;姜文英;;星敏感器姿态测量算法的仿真[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4 |
刘朝山;肖松;马涛;刘光斌;;基于双视场弹载星敏感器的姿态测量及误差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S2期 |
5 |
王正亮;唐争气;安德笼;;基于星敏感器的航天器姿态估计[J];现代测绘;2009年01期 |
6 |
刘仁浩;夏金秀;王雪萍;;基于地磁场的炮射巡飞弹姿态测量方法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7 |
陈益;薄煜明;刘娣;;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空器姿态测量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5期 |
8 |
王帅;魏国;;卡尔曼滤波在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测量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11年01期 |
9 |
廖向前,黄顺吉,张晓玲;GPS 双基线载体姿态测量研究[J];航空学报;1998年05期 |
10 |
王惠南,应金栋;GPS载体姿态测量中的LAMBDA方法研究[J];航空学报;2001年01期 |
11 |
李磊源,李汉军,施文康;飞行器的一种空间定向与导航的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3年02期 |
12 |
夏鲁瑞;何汉辉;李纪莲;;基于载体姿态测量的双轴卫星天线初始对准算法[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6年01期 |
13 |
王立红;郝继平;汤云;;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PS多天线测姿及精度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
14 |
王元钦;马宏;;分布式航天器相对状态测量方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7年08期 |
15 |
黄欣;王立;卢欣;;嫦娥一号卫星紫外月球敏感器[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08年01期 |
16 |
李冠中;王雷;;基于磁阻传感器的旋转弹飞行姿态测量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2期 |
17 |
朱荣
,周兆英;基于ME MS的姿态测量系统[J];测控技术;2002年10期 |
18 |
傅建国,王孝通,金良安,杨常青;基于MARG传感器的自主姿态测量新算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4年04期 |
19 |
李玉海;夏娜;唐媚;钱浩伟;;逆向求解整周模糊度的姿态测量方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07期 |
20 |
郑铁男;李伟范;;GPS姿态测量技术[J];遥测遥控;199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