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工程裂缝问题研究

李小和  
【摘要】: 冻土区路基工程的修建,在改变原来天然地面的散热特征和多年冻土季节融化层水热输运特征的同时,作为横垣地面的连续线型结构物,还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地表水热环境特征,使路基修筑以后形成的新结构物与周围环境开始了新的二维传热过程,伴随这种传热过程的土体变形对路基工程裂缝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青藏铁路开通工程列车后,列车振动荷载的介入增加了新的影响因素,使路基工程裂缝的发生发展过程更加复杂。 2001年开工建设的青藏铁路冻土试验工程经过一个冻融循环后,路基不同部位出现了工程裂缝,其后不同阶段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工程裂缝。研究不同阶段冻土区路基工程裂缝的发生机理、工程对策,对保证今后青藏铁路冻土区线路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以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工程裂缝为研究对象,以经典冻土学理论和国内外对路基工程裂缝理论认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通过现场调查初步明确了影响冻土区路基工程裂缝的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和水热环境条件等主要因素,分析了工程修建引起的水热环境变化,提出了控制影响路基工程裂缝的人为水热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2、结合青藏铁路工程实际,对冻土区路基修建后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部位和形态的路基工程裂缝,从传热学角度,即从路基土体冷生过程的角度对工程裂缝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研究了不同阶段路基工程裂缝发展的特征,分析了不同阶段影响路基工程裂缝的不同因素和发生部位。 3、通过对路基地温场、变形观测、裂缝发生及发展的形态变化的实际观测,从土质学机理、冻土冷生机理和水热环境影响机理三个方面对路基工程裂缝的发生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阶段冻土区路基工程裂缝的发生机理和发展过程,提出整治裂缝的工程对策。 4、针对防治路基开裂典型工程对策的长期效果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和分析,结合实际观测结果对防止裂缝和整治裂缝的技术关键和工程管理提出可供实践的意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斌;;浅谈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2 陈金富;王伟平;;谈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3 龙军;;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4 郑秋菊;;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主要病害分析[J];青海科技;2011年04期
5 赵鹏;王志岗;;多年冻土路基处治技术适用性研究[J];工业设计;2011年05期
6 李桂贤;;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2期
7 赵雅雷;陈燕霞;张建锋;;论铁路工程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施工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8 朱永安;;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9 梁东伟;马云峰;王景泽;贾艳敏;;冻土地区CFG群桩模型试验方案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10 王淑兰;;谈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1 马学才;曹罡;;浅谈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12 李伟达;;浅谈路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13 李有国;;铁路路基工程中过湿土的施工技术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14 韩明福;;浅谈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15 孙永宁;王进昌;程佳;李勇;;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稳定性评价[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6 孟子元;孟海伦;;多年冻土密度和含水率试验法讨论[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7期
17 周士杰;;某粉细砂路基灌水碾压法施工工艺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年16期
18 郭学宁;;浅谈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9 贾清辉;蓝玉涛;;特殊地形路基夯压技术的开发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8期
20 唐志;;多年冻土特征及其路基病害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平;周正德;房建宏;李焕青;;浅议保温材料在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2 龙锦永;;我国第一条盐湖铁路——青藏铁路察尔汗盐湖路基工程[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3 秦国刚;游祖群;;高寒和多年冻土地区施工技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崔国海;许风臣;;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张青松;;论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理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6 李宁;魏庆朝;;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工程的动态设计与技术[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李成;;青藏铁路冻土工程有关问题的探讨[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宏伟;杨雪梅;;多年冻土地区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的探讨[A];新形势与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程红彬;;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填筑技术探讨[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杨世基;吴立坚;;冲击压实技术的开发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和;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工程裂缝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李永强;青藏铁路运营期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状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王建;地震作用下路基工程破坏机理及抗震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肖尊群;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荆志东;深厚软基新型桩板结构路基结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跃军;路基强度的快速无损检测、评价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黎剑华;条形药包硐室控制爆破仿真研究及其在高等级路基工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5年
9 段东明;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区冻土湿地路基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王小军;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飞;高速列车作用下路基振动响应与传播特性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杨黎;饱和粉土路基的变形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买浩;路基横向剖面变形自动测量方法与实验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李喆;B组填料路基压实机理及动态监测的小波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彦芳;路基表面沉降光学测量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徐达;多年冻土地区CFG桩温度场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马军旺;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岔区无砟轨道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修维宁;紫色土丘陵山区田间道路基工程设计[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楠;路基垂直沉降与倾斜测量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岳会婷;无砟轨道桩板结构路基合理选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良诚;岳潜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路基工程完工[N];科技日报;2008年
2 马海君 刘凤云;承唐高速公路兴隆连接线路基工程竣工[N];承德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琨;绵遂高速绵阳段路基工程进展过半[N];绵阳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杨新娣;路基工程建设基本完工[N];闽西日报;2010年
5 记者 赵敬梅;广陕高速公路 累计完成路基工程99%[N];广元日报;2010年
6 记者 雷斌吉;巴广高速南坝连接线完成路基工程80%[N];巴中日报;2011年
7 马玉竹;成德南高速公路西充段路基工程已完成80%[N];南充日报;2011年
8 记者 于明杰;大广高速公路大庆段路基工程接受检测[N];大庆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世杰;汉源新县城环湖路路基工程进入扫尾阶段[N];雅安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小华;自富路段施工忙[N];自贡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