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徐明新  
【摘要】: 由于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围岩和支护结构进行监控量测,并根据量测数据适时地对构筑物的安全程度做出正确评价。支护位移由于其代表性强,要求的测量设备简单,对工程施工干扰小,测量成本低,是目前工程实践中使用最广泛的监控量测参数。 现行的隧道技术规范已对施工中位移的量测和使用做出了具体规定。但是,按目前规范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施工期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评估,存在不足之处:规范的安全性评估方法是定值的,没有考虑影响因素的变异性;规范中给出的极限位移范围较宽,使用起来有不便之处;由于极限位移与各个隧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规范提出的极限位移难以适用于不同隧道断面。 因此,如何更好地、更充分地、定量客观地利用位移量测数据进行施工期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评估,使其成为更具广泛适用性的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初步建立了通过初期支护实测位移进行施工期隧道安全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推导了根据测量位移计算隧道初期支护内力的公式,提出了隧道支护的极限状态方程,给出了计算可靠指标的步骤。讨论了随机变量的变异性,确定了基本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2)研究了曲线形式对可靠指标的影响。认为抛物线最适合在位移法中使用,正弦曲线次之,圆曲线要有所限制,而双曲线则不宜采用。 (3)推导了考虑干缩、徐变、温度时隧道支护内力的计算公式,探讨了这些影响因素对隧道支护安全性的影响。认为干缩使可靠指标提高的幅度不大,在工程计算中一般可不考虑其影响。徐变使可靠指标提高的幅度与支护内力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有关。支护内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可靠指标的提高幅度越大;反之,可靠指标的提高幅度就小。在工程计算中应考虑徐变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温度对可靠指标的影响取决于日间温度差和日内温度差。温度差越大,对可靠指标的影响幅度越大。当温度差超过5度时,计算中应考虑温度的影响。 (4)编制了计算隧道断面可靠指标的计算机程序,并用编制的程序对多个隧道工程进行了实例计算。实例计算结果均与隧道的实际安全状态一致,证实了本文所建立的施工期隧道喷混凝土支护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正确性。 本文工作可使施工期隧道结构安全性从定值评价发展为概率评价,更充分地利用位移量测数据,增强评价的客观性,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对位移测量信息的有效利用,可减轻对其它监控测量参数的依赖,节省工程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隧道工程[J];公路运输文摘;1994年11期
2 冯张龙;;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环保措施[J];山西建筑;2007年05期
3 徐进;张志龙;王兰生;;套管式钻孔多点引伸计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4 牟力;刘静;李启彬;兰富安;;风险管理在岩溶地区公路隧道建设中的应用[J];西南公路;2009年04期
5 张常光;张庆贺;赵均海;徐飞;;具有衬砌的圆形水工隧洞弹塑性应力统一解[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贾春峰;赵兵;贾崇镭;;高速公路施工期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影响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6期
7 王妍薇;;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改进层次分析法[J];中外公路;2009年05期
8 刘怀国;张劲;章跃林;;引黄工程南干线TBM施工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9 安永林;彭立敏;赵丹;;可拓法评估隧道衬砌损伤与实证[J];采矿技术;2008年03期
10 雷军;白明洲;许兆义;张爱军;霍玉华;王鹏程;;地铁隧道施工期冻结法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效果现场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11 赵兵;宋广龙;;高速公路施工期污染源分布调查及特征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12 唐华岚;刘庭金;;围岩级别和隧道跨度对隧道流变效应的影响[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01期
13 叶飞;朱合华;丁文其;;盾构隧道抗浮计算模式及其适应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14 牟瑞芳;论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及其可控制性[J];铁道学报;1996年04期
15 高万春;试论HARZX钢纤维砼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1996年02期
16 ;隧道工程[J];公路运输文摘;1996年12期
17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专辑——前进中的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刘院[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9年03期
18 ;隧道工程[J];公路运输文摘;2000年03期
19 ;隧道工程[J];公路运输文摘;2000年07期
20 刘祖德,伍颖;高速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比较[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卿;陈肖柏;米海珍;;寒区隧道工程冰压力模型试验[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2 邝宝山;王文礼;张清秀;;台湾地区隧道工程灾变之案例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梅志荣;李传富;;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建设中地下水防治有关问题探讨[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全胜;李建伟;;浅谈隧道涌水灾害应对措施[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邹本东;冉维国;韩志远;张利俊;张振秋;陈智丰;;辽宁省大伙房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自防水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壽克堅;黄國書;徐啟彬;;隧道穿越弱面之三维边界元素法模拟[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7 张民庆;;宜万铁路重点难点隧道工程地质难题与施工对策浅析[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荣华;牛瑞芳;曹轶之;;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及TSP203系统的应用探讨[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洪;丁占来;付书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铁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魏廉;姚錫龄;徐力平;;荣工公司在隧道施工自动化机具之应用与发展[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明新;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德占;铁路物流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刘志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4 王初;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向先;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艳伟;航空公司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王立志;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潘文辉;住宅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吴焕香;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臧振春;人才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冠蕾;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林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姜堃华;基于循环经济的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4 杨远;城市地下空间多灾种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黄建华;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蔡云华;云南滇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向伟;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兰玉杰;中学数学教师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景良;B/S模式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申惠;高速公路原有路基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雷哲侠;解陌公路中条山隧道工程开工[N];运城日报;2007年
2 李华 记者 谢家平 任小昌;浙江援建:酒家垭隧道工程复工[N];广元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丁化;做强企业 做大产业 做响品牌[N];建筑时报;2006年
4 记者 张国巍;丹海高速公路工程陆续展开[N];鞍山日报 ;2009年
5 宓鑫 本报记者 孙聪;改造道路 确保“七城会”交通顺畅[N];南昌日报;2009年
6 顾晶;青山湖隧道工程全面开挖[N];南昌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鹏;山南新区开发建设首项工程洞山隧道工程隆重开工[N];淮南日报;2006年
8 张艳魁;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总保险保障20亿元[N];建筑时报;2007年
9 王小巧本报记者 杨志闻 顾晶;洛阳路隧道工程9月开建[N];南昌日报;2008年
10 范宗胜 李建国;秦岭作证[N];中国矿业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