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局管网络既有线与客运专线合理分工与能力协调利用问题的研究

王炜  
【摘要】: 随着京津城际铁路的开行,我国高速铁路正式迈进了世界一流的行列。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方案,未来几年我国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客运专线。大量的客运专线将使我国铁路路网结构更加完善,路网质量、密度大大提高。客运专线的大范围兴建将对铁路路网运输能力产生极大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对于铁路通过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高速铁路方面,针对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研究方兴未艾。如何在我国当前客货混跑的运输组织模式下实现铁路通过能力的合理利用,如何在能力合理分工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局管网络内既有线与客运专线的能力协调、铁路设施利用率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各种情况下客运专线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各种不同速差高速列车相互之间的扣除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将列车按照全高速和高低混跑两种模式进行讨论;在客运专线区间通过能力计算的基础上,本文对局管网络内既有线与客运专线的能力协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灰色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最后利用上述方法对南昌铁路局规划年度路网主要线路的区间通过能力和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适用性良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汪海龙;钱勇生;;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客运专线通过能力模拟[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07期
2 周成晨;杜文;王媛媛;;客运专线车站列车接发仿真进路排列算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6期
3 方亚玲;冷长征;;通道分工方案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8年01期
4 张红亮;杨浩;;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05期
5 王相平;杜旭升;花伟;杨文韬;;客运专线客运站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J];铁道运营技术;2008年04期
6 徐小勇;;客运专线维修天窗与夕发朝至列车协调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10期
7 高世蕊;客运专线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10期
8 王俊峰;;客运专线不同列车控制系统共线对通过能力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陈锦生;;高速旅客列车对既有线通过能力的影响与对策[J];铁道运营技术;2010年03期
10 张颖;;影响郑西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1 黄超;王红林;;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05期
12 杨学军;;客运专线运输组织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10年03期
13 乔延洪;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若干问题[J];中国铁路;2005年08期
14 杜文;文东;;客运专线客运站通过能力仿真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5 杨甲锋;周大印;;基于杭长客运专线谈跨线列车联络线设计[J];高速铁路技术;2011年02期
16 孟润虎;徐海涛;郭倩倩;;模糊综合评价在客运专线速度等级匹配方案中的应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11期
17 ;简讯[J];广东交通;2003年02期
18 王焰;石道华;;珠江三角洲河网流域修建客运专线研究[J];珠江水运;2007年12期
19 彭其渊;罗建;;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0 姜兴;吴其刚;杜鹏;;铁路双线自动闭塞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波;杨浩;;基于规格运行图的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高世蕊;;客运专线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A];第十二届铁路站场枢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超;;浅谈客运专线如何开行“夕发朝至”列车[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颖;;我国300km/h及以上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问题探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5 刘华;宋元胜;唐亮;;沈大—沈山—沟海铁路通道分工方案研究[A];第十二届铁路站场枢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俊峰;魏庆朝;时瑾;;高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及应用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黄波;;客运专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谢静高;石锐华;;客运专线列控系统技术方案的探讨[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韩驹;;客运专线追踪列车间隔时分计算方法的初步探讨[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纪纲;;客运专线分区所设置形式比较[A];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合理分工及协调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余泽西;客运专线固定设备综合维修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谢小淞;客运专线调度指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孙全欣;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黄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组织方法及实施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贾红梅;客运专线圆端形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刘万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何宇强;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9 王南;高速客运站设置的系统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金守华;无碴轨道设计理论与工艺装备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帅华;郑武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孟翀;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施福根;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刘晓庆;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守宝;铁路高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及运行图仿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炜;局管网络既有线与客运专线合理分工与能力协调利用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董守清;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设置方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丁周旭;基于Vague集的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比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孙加林;秦沈客运专线大号码道岔线型分析和动力响应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4年
10 陈焕云;铁路综合维修天窗开设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中庸 通讯员 黄启钊;中建铁路公司哈大客运专线建设连创佳绩[N];人民铁道;2008年
2 通讯员 周力图 记者 李巍;石太客运专线动车组4月1日开行[N];河北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齐作权 本报通讯员 樊康屹;“和谐”动车:开往新时代[N];山西日报;2009年
4 记者 吕禹;真干真抓真办 全力推进工程建设[N];绍兴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爱平;南北再添新通道[N];人民铁道;2009年
6 马进 杨文忠 李永娟 田强;长龙出太行 三晋加速度[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7 ;鞍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鞍山市盘海营铁路客运专线项目贷款偿贷资金纳入市财政预算的决议[N];鞍山日报 ;2009年
8 本报记者 黄颖;2013年 成都到西安仅需2小时[N];成都日报;2009年
9 张勇浩 记者 王代林;成渝客专地质勘测全线展开[N];四川日报;2009年
10 本报通讯员 吴腊梅;服务哈大客运专线的日日夜夜[N];人民铁道;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