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换下转换聚光太阳电池及系统的初步研究
【摘要】: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通过以太阳电池为核心的光伏系统,把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目前的太阳电池片有很多不足,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太阳电池片不能充分利用短波长紫外光和长波长红外光。这不仅是对光能的浪费,而且还会对太阳电池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本文中考虑将上转换和下转换发光引入到太阳电池中,这样不仅消除了短波长紫外光和长波长红外光对太阳电池的负面影响,而且增加了太阳电池可利用的光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太阳电池的性能。
对于上转换和下转换发光材料而言,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阈值,这在通常的太阳光照下无法达到。为了将其使用到太阳电池中去,本文考虑利用聚光的方法,并设计了上转换下转换聚光太阳电池及系统。
本文对上转换下转换聚光太阳电池及系统主要做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方面是针对聚光光伏系统中的聚光镜部分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目前聚光镜设计的不足,并通过光学设计软件的建模、模拟与比较,得到了性能最为优化的新型聚光镜。与目前的聚光镜相比,新型聚光镜汇聚的光强更强,对于非直射散射光的收集更为出色,并且提高了接收角,在性能上有多方面的改进。
另一方面是针对上转换材料的制备与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共掺Er~(3+)-Yb~(3+)离子纳米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对其形貌、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这种新合成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在980nm红外光激发下,能有效实现在红光(667 nm)和绿光(556 nm),以及波峰分别位于413 nm、454 nm、和490 nm的上转换发光。
|
|
|
|
1 |
郭永前;李伟;;怎样装调光学仪器的灯泡[J];计量技术;1980年05期 |
2 |
樊林书
,尚润波;具有虚前焦面和负聚光镜的目镜[J];光学技术;1981年02期 |
3 |
林葵,赵谡玲,侯延冰,林铁生;退火对Er~(3+)和Yb~(3+)共掺氟氧化物微晶玻璃样品上转换发光的影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4 |
谢桂香;林建明;吴季怀;兰章;李清华;肖尧明;岳根田;叶海峰;黄妙良;;上转换发光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10年Z2期 |
5 |
仲跻功;非球面聚光镜辐照度分布的计算方法[J];太阳能学报;1985年01期 |
6 |
;软X射线的高效聚光镜[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6年02期 |
7 |
宋国利,孙凯霞,杨幼桐;ZrF_2-SiO_2基质中Er~(3+)在蓝/绿波段的上转换发光[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8 |
张强;分步投影光刻机的照明光学系统[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6年06期 |
9 |
刘晓明;软X射线高效聚光镜[J];国外科技动态;1996年01期 |
10 |
赵谡玲,侯延冰,孙力;ZBLAN:Er~(3+),Yb~(3+)上转换发光光谱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1 |
韩星星;涂进春;李晓天;;SiO_2包覆α-NaYF_4∶Yb,Er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表征[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3期 |
12 |
米晓云;王俊;孔祥杭;凌丽雯;张峰玮;李聪;董玮利;孙宏宽;;NaYF_4:Er~(3+),Yb~(3+)红外激光探测卡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3 |
;欧姆龙发布配备LED的照射头及超聚光镜头的新产品,作业时间减半[J];硅酸盐通报;2010年03期 |
14 |
谭军;;纳米材料下转换晶体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0年Z1期 |
15 |
童超;崔益民;王荣明;方进;;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DX-200聚光镜的热应力分析[J];机械;2011年10期 |
16 |
侯胜芳;;用日光灯管制成的抛物面聚光镜[J];太阳能;1982年02期 |
17 |
王瑞峰;;超大面积中高温太阳能聚光跟踪技术[J];太阳能;2010年12期 |
18 |
仲跻功;;瞬时(零点)量热计标定装置光学系统计算[J];光学精密工程;1980年02期 |
19 |
廖乾初;两种SACP电子光学光路的比较[J];电子显微学报;1994年06期 |
20 |
А.Ф.罗沙克
,Ю.К.雷相内
,王宗玉;非球面聚光镜成批制造[J];光学技术;198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