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研究

刘玉明  
【摘要】: 推行建筑节能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是推行建筑节能的重要领域之一。由于存在投资额大、收益率低以及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特点,导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一直难以大规模开展。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对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问题进行研究,为政府制定经济激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政策建议。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文献调查等研究方法,围绕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外部性效益、经济激励机制、经济激励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归纳如下: (1)对我国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及经济激励政策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论文分析了我国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发展现状和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对我国建筑节能实施经济激励所采取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等,特别是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政策与相关法规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归纳了我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2)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建筑能耗理论等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论文建立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框架,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增量成本构成与增量效益构成进行了分析,推导了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居住小区二次网与热力站、热源热网节能改造的增量经济效益测算公式,以包头市口岸小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为实例,证明了热源热网节能改造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则存在投资额大、收益率低的特点。根据上述这些研究成果,得出了“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需要政府经济激励”的重要结论,对科学合理地分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政府制定既有居住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3)运用外部性理论、建筑能耗理论等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论文首次对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概念与分类、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与供热计量收费体制改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度量基本公式,并推导了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热源热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大小度量公式,依据这些公式建立了在不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制度两种模式下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大小测算公式,运用这些公式对包头市口岸小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环境外部性大小进行了测算。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得出了“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的重要结论,对科学合理地分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政府制定既有居住节能改造经济激励强度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4)运用博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供求分析理论、风险效用理论、项目财务评价理论等从经济激励主体、激励对象、激励政策类型、激励模式、激励强度五个方面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论文运用完全静态博弈分析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投资意愿,得出重要结论:在建筑节能市场起步阶段中央政府是最主要的经济激励主体,随着建筑节能市场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投资意愿增加。运用供求曲线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需求方、供给方进行了分析,得出对需求方进行经济激励的效果要好于对供给方进行激励。运用风险效用理论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建筑节能市场起步阶段,财政补贴政策比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好;在建筑节能市场成熟阶段,税收优惠政策比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效果好。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模式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在信息对称情况下,政府(委托人)对节能改造主体(代理人)的最优经济激励模式为固定激励模式,节能改造主体不承担风险;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政府(委托人)对节能改造主体(代理人)实施的最优经济激励模式是“保留收益+风险成本”模式,节能改造主体必须承担一定的节能改造投资风险。提出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强度应满足以下两个基本原则:①经济激励强度应能补偿节能改造所产生的外部性效益;②经济激励强度应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为政府科学合理地制定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提供了基本分析框架和重要的理论基础。 (5)提出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建议。本论文对国外开展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进行介绍,并对德国、波兰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得出了我国制定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的经验借鉴。从经济激励主体、激励对象、激励方法、激励模式和激励强度五个方面构建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政策基本框架和经济激励政策组合模式。分别对居民与节能改造主体关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出资比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系统地提出了建筑围护结构与室内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政策建议、热源热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政策建议。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傅阳;李岗;;南京市既有居住建筑旧钢窗节能改造实践[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8年07期
2 单英华;金占勇;刘长滨;张卓;;对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资金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9年03期
3 傅阳;李岗;;南京既有居住建筑旧窗节能改造工程实践[J];住宅产业;2009年Z1期
4 李兵;杨子江;李俊峰;;湖北省既有居住建筑现状调查及节能改造策略研究——以孝感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5 操红;;广西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探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9年10期
6 孙孝文;姜曙光;原甲;;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研究[J];建筑节能;2011年02期
7 刘玉明;刘长滨;;德国、波兰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与经验借鉴研究[J];建筑经济;2011年03期
8 杨子江;李兵;;鄂北孝感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现状调查及节能改造策略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07期
9 姜德义;朱磊;龚科家;张金琨;刘海涛;;天津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模式研究[J];建筑节能;2011年08期
10 谈河君;何雪冰;杨德位;;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8年02期
11 谢华;杨艳红;;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效果分析[J];建筑节能;2009年02期
12 楚新艳;孙国成;钱忠林;;克拉玛依市既有居住建筑采暖系统节能改造[J];节能;2010年03期
13 刘永健;郑诗文;张雪姣;;沈阳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现状分析与建议[J];建筑节能;2009年08期
14 刘玉明;刘长滨;;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15 祁少明;李春苗;;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模式探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6 王鸣莉;何雪冰;;乌鲁木齐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效果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1年04期
17 李湘慧;;浅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J];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18 何维达;王清勤;于一;;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推广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19 闫海仙;杜震宇;;寒冷地区民居的自主节能改造[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0 格丽曼;张叶;王万江;;严寒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对比分析[J];建筑节能;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兵;刘玲玲;李德英;;北京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提出实施意见 推进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A];防水工程与材料《会讯》第3期(总128)[C];2012年
3 ;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案例[A];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洁;王长庆;;上海某宾馆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案[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三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培尧;黄绍鲁;;供热锅炉节能改造的实践[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6 裴建华;;中德合作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技术与工程实践[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一辑)[C];2010年
7 赵立华;郭骏;方修睦;;哈尔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8 江欣;程忠年;周金泉;;谈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改造措施[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东升;张建忠;陈振乾;;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探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以亭;;自动扶梯节能改造方案[A];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陈砚祥;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金占勇;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陈智勇;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6 丰建荣;煤和矸石井下破碎分选理论及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7 徐刚;北方城市民用建筑系统节能改造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刁炳祥;掺混电镀污泥焙烧陶粒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王圃;城市给水处理厂及泵站能耗分析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郁文红;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俊平;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郭文娟;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曹晓丽;我国北方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高钢军;有效制度供给: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浩;山西省高校既有学生宿舍楼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苗金生;山东省既有中小学教学楼屋顶节能改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7 沈婷婷;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格丽曼;乌鲁木齐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综合节能改造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周卫;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分摊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王国庆;沈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笑一;同济文远楼:老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的“样板间”[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2 周月光;不花钱也可进行节能改造[N];海南日报;2007年
3 鲁扬;北京五饭店节能改造试点启动[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记者 刘扬;老旧楼房节能改造将全面铺开[N];北京日报;2007年
5 记者 孟斌实习生 周力凡;节能不达标房子不准卖[N];郑州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张鹏;能源托管取得明显效益[N];光明日报;2008年
7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李睿;洛阳石化节能改造降能耗[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王曦;节能减排 建筑先行[N];中华建筑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崔旭 通讯员 李劲遐;老楼穿上了“节能衣”[N];保定日报;2009年
10 记者 付占营;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取得新进展[N];赤峰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