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响应低频特征的分析与研究

丁德云  
【摘要】: 近年来,地铁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低频(<20 Hz)振动对高精密仪器、设备等的影响。地铁列车引发的潜在环境低频振动的传播有何特征,有待于研究。如何采取合理的减振措施,将低频振动的影响减到最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普通轨道型式下,低频振动的传播特征以及关键参数对环境响应低频特征的影响。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和数值相结合的方法,从“轨道-隧道-地层”系统整体考虑,建立了针对低频振动的分析模型,推导了地表低频振动的分析公式,并对影响地表低频振动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了评价。 1、利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减振与振动控制实验室开展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普通轨道低频振动测试,来研究:(a)低频振动在隧道内的传播衰减规律;(b)低频振动在地表中的传播衰减规律;(c)低频振动在邻近建筑内的传播衰减规律;(d)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弹簧刚度和支承间距等关键技术参数变化对低频振动的影响;(e)比较普通轨道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低频减振效果。 2、采用模态分析的方法,对试验中的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普通轨道进行了全面的动力特性研究;基于正交试验的理论,对浮置板轨道进行了详细的参数研究,分析了浮置板轨道的道床板长度和厚度、弹簧刚度、支承间距、扣件刚度等参数是如何影响浮置板轨道的动力特性:分析比较了不同轨道体系的传导比。 3、基于试验数据,利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了“浮置板轨道-隧道-地层”和“普通轨道-隧道-地层”耦合系统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拓展研究一般情况下地表的低频振动量、插入损失以及传递函数。 4、利用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浮置板轨道和普通轨道下地表低频振动受激振频率(1~20 Hz)、距轨道水平距离(0~100 m)和隧道埋深(10~30 m)等的影响,推导出地表低频振动量分析公式。 5、基于公式预测的地表低频响应量,将其最大值分成Ⅰ、Ⅱ、Ⅲ、Ⅳ四级响应带,并讨论了响应带分布与隧道埋深、距轨道水平距离和轨道基频等关键参数的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元湘;地铁盖挖法技术研究(续)[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4年04期
2 范文田;东京地铁的车站数目和线路长度[J];都市快轨交通;1995年04期
3 朱德雄;光纤通信及其在上海地铁中的应用[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6年01期
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召开第12届学术交流会[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8年02期
5 田鸿宾 ,那允伟;华沙地铁历尽沧桑[J];铁道知识;1998年01期
6 路石;开罗地铁2号线进展顺利[J];铁道建筑;1999年04期
7 刘熙颖;大城市为何钟情轨道交通[J];了望;2000年09期
8 蔡君时;圣保罗地铁的融资[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年04期
9 ;建设动态[J];岩土工程界;2001年03期
10 刘军民 ,史文学;向世界一流地铁企业迈进——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地铁总公司总经理卢光霖[J];建设科技;2004年05期
11 周世爽;城市地铁票价制定原则及阶段性定价策略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年11期
12 徐双满,孙寿龙,霍凯;列车横向晃动数据分析[J];铁道技术监督;2005年03期
13 郭来;;在地铁事故中如何逃生[J];健康;2005年11期
14 洪若荣;日本地铁之最[J];都市快轨交通;1994年02期
15 胡维撷;上海地铁2号线环境控制制式专题论证[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4年04期
16 郑祖庆;巴黎地铁发生炸弹爆炸[J];城市公用事业;1995年05期
17 郑祖庆;巴黎地铁百年发展史[J];城市公用事业;1996年02期
18 朱祖熹;邮票上的地铁地面站[J];交通与运输;1996年06期
19 曾飞轮;地铁空调通风设计问题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1997年01期
20 范黎平;上海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及沿线地区开发规划介绍[J];上海建设科技;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钟;;ITS的发展以及在上海地铁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李书德;;地铁无线覆盖中的信令拥塞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探讨[A];2004’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丙辉;刘卫功;王文正;沈辉;;张自忠路地铁站暗挖段马头门施工技术[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魏云生;;北京地铁直流高速开关性能浅析[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5 李志强;;北京地铁盾构管片拼装技术[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仁东;;北京地铁四号线区间工法的选择[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地铁盾构测量检测掠影[A];天津市测绘学会四届十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4年
8 马建良;;GPS技术在地铁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叶少辉;;城市轨道交通对商业集聚的影响——以广州地铁一号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田德水;褚敬止;袁修干;;地铁环控系统主要设计标准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德云;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响应低频特征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周正宇;地铁邻近既有桥梁施工影响分析及主动防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那艳玲;地铁车站通风与火灾的CFD仿真模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周明刚;鼓式制动器低频振动理论与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何叶从;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王禹桥;地铁杂散电流分布规律及腐蚀智能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7 韩煊;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及建筑物变形预测的实用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柳厚祥;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诱发地层移动机理分析与控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杜彬;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及控制措施[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孙晓静;地铁列车振动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研究及减振措施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桦;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铁直流侧远方短路电流分析[D];河海大学;2002年
2 费振豪;基于NTP的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田铖;地铁用轴流风机的CFD模拟及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杨东旭;地铁空调通风节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吴辉;地铁机电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6 王涛;南京地铁软流塑地层区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陈仁波;我国地铁投融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穆璇;地铁杂散电流动态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俊宏;德黑兰地铁环境控制软件EnCs的研究与改进[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樊玲;基于遗传算法的地铁通风模式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然;地铁如何与我们“走”得更近[N];天津日报;2009年
2 张旌;印度塌桥原因说法不一,地铁公司老总请辞[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珊红;念好地铁生意经[N];国际商报;2004年
4 记者 张睿 通讯员 常青 马良兵;国内首段地铁疏散平台安装成功[N];南方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燕志华 吴红梅;专家谈“地铁效应”[N];新华日报;2000年
6 刘桂山;伦敦地铁没有遗憾[N];中国建设报;2003年
7 记者 周炜实习生 薛婷婷;地铁二号线隧道明年6月全线贯通[N];西安日报;2008年
8 记者 方列 何玲玲;杭州地铁工地塌陷 伤员紧急抢救中[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董玲记者 马璐;沈阳地铁首列车在长客下线[N];吉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顾今;吸取杭州地铁教训 采取地毯式“搜查”[N];建筑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