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2-RPR并联机构腿与四轮复合移动机构的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带有2-RPR并联机构腿的救灾机器人的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主要由腿式系统,轮式系统和车身组成。其腿部机构等效于2-RPR并联六杆机构,这使得机器人具有较好的越障能力。
在第二章中,文章提出了机器人机械系统的设计概念,确定了设计目标,提出了方案实现机构,并分析了此机器人的典型步态;在第三章中,通过ADAMS仿真分析软件对其运动能力进行了仿真,并发现了一些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在第四章中,通过将腿式机构等效于2-RPR并联机构,文章分析了它的可动性,奇异性和工作空间,这些分析作为腿式机构的运动学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控制系统提供了依据;第五章对移动机构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主要以步行步态为例,确定了腿部电机和伸缩杆选型依据,分析了步行稳定性和步行效率;第六章分析了两种实际的越障过程:车体翻身和爬台阶,分析过程应用机构学原理,将整个车体的运动等效于连杆机构的运动,得到伸缩杆变化与运动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七章主要介绍了机械系统的运动原理,样机组成和零件设计,为下一步做详细的实验测试提供了实物依据。
|
|
|
|
1 |
钱晋武,张彦彬,章亚男,龚振邦;微小机器人移动机构研究[J];高技术通讯;1999年01期 |
2 |
米智楠,樊智敏;内窥检查机器人柔性移动机构设计[J];机械设计;2004年05期 |
3 |
郭明,周国斌;多关节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分析与评价方法[J];机器人;1988年04期 |
4 |
吕恬生,宋钰;小口径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的运动模拟和动力学分析[J];机器人;1995年01期 |
5 |
王兴海,周迢;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数值计算[J];机器人;1988年01期 |
6 |
陈振华,龚振邦,钱晋武,谈士力,谢伟民;机器人壁面移动机构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
7 |
陈国欣,李诚琚;计算机绘图在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中的应用[J];机器人;1988年05期 |
8 |
李树军;机器人轮足复合式移动机构的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5期 |
9 |
李诚琚;陈国欣;;关节型机器人工作空间的计算机绘图[J];工程图学学报;1986年01期 |
10 |
李诚琚;陈国欣;;关节型机器人工作空间的计算机绘图[J];工程图学学报;1986年07期 |
11 |
曹毅,王树新,李群智;基于随机概率的机器人工作空间及其解析表达[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年02期 |
12 |
曹毅,王树新,李群智;基于随机概率的机器人工作空间及其面积求解[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02期 |
13 |
刘晓玉;方康玲;;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视觉伺服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年S2期 |
14 |
邓宗全,刘庭荣,杨桂茂;同步回转手[J];机器人;1989年04期 |
15 |
段齐骏,黄德耕;机器人工作空间与包容空间的图解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16 |
程光明,杨志刚,曾平,陈西平,铃木胜义;压电式移动机构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3年02期 |
17 |
王科俊;徐晶;王磊;张燕;;基于可拓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
18 |
朱磊磊;陈军;;轮式移动机器人研究综述[J];机床与液压;2009年08期 |
19 |
张建新;;自主机器人移动机构设计与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年02期 |
20 |
曹毅;李秀娟;宁祎;杨冠英;;三维机器人工作空间及几何误差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12期 |
|